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

ID:26556348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_第1页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_第2页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_第3页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_第4页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以及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难题,中国也不例外。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宏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管理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加深,对于社会养老系统尤其是养老机构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养老机构建设模式的创新是关键。中国3/vie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机构建设模式  一般认为,中国在2000年迈入“老年型社会”,至今已经经过10余年。据统计,199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16%。到2009年,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超过14%,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9%,都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

2、,这说明步入老年型社会以来,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现状是人口寿命显著提高,人口生育水平不断下降,中国人口已经呈现出典型的老年型特征。[1]人口老龄化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条件的提高、社会稳定等因素带来的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二是政策、生育意愿降低、抚养成本的提高等因素带来的生育水平的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也同样源自这两个因素。  人口年龄结构: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逐渐显现,并不断加快,主要体现在人口年龄结构以及抚养比上。联合国人口司建议把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低于4%的称为年轻型,4%~7%的称为成年型

3、,高于7%的称为老年型。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一)老龄化现象出现早  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是已经实现了工业化或者现代化。但是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大大早于西方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仍然属于中低等收入国家。  我们将中日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在1960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仅为5.7%,尚未进入老年型社会,但是人均GDP已经达到8368美元,日本在1979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约为8.8%,人均GDP达到24299美元,但是中国2000年开始迈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GDP仅为1740美元。①这一特征一般我们概括为“未富先老”。

4、  (二)老龄化现象来得快  衡量老龄化现象的速度通常有两个标准,一是在一定时期内,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百分点;二是老年人口从一个比例上升到另一比例所用的时间。如果看一定时期老年人口增长的百分点,中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特征。1950年~198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平均每年仅提高0.02个百分点,1980~2010年,中国的这个比例平均每年上升0.1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呈现出加速的特征。按照学者的估算,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在2025年达到14%,这一速度和日本相当,但是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的上升速度没有当时的日本快。  (三)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  理论上说,城市具有

5、较高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体检,所以预期寿命较高,同时由于城市人口的平均知识水平高于农村,城市人口的生育意愿低于农村,再加之长年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城市人口的生育意愿更加低于农村,所以,城市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应该高于农村。但是由于近年来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在城市定居,老人和儿童则在农村留守,如果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中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现象。  三、我国养老机��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政策的推动,我国的养老机构建设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养老机构建设起步较晚,在现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供需矛盾突出  从供需层面看,我国的

6、养老机构存在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一是总量上供不应求,二是床位利用率不高。首先,总量供不应求。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总床位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2.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水平。其次,结构性矛盾突出。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区域间发展不平等导致养老机构的地区利用率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养老机构需求旺盛,但供给有限,西部地区需求较小,床位利用率低;二是养老机构内部发展不平衡导致机构之间的床位利用率存在较大差异。公办养老机构的利用率远高于民办机构;三是城乡养老机构分布不均衡,城区养老机构床位缺乏,城郊和农村入住率不高。  (二)服务人员专业

7、素质较低  养老机构中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影响养老机构服务水平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我国的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专业素质普遍较低。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护理人员缺乏专业技能;二是管理人员效率低下;三是服务人员性别比例失衡,女性远远多于男性。  (三)公私机构发展不平衡  公办养老机构是我国养老机构体系中的“主角”。但是这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管理效率欠佳。其次,我国的公办养老机构一般属于事业单位性质,其管理机制的改革往往不到位,造成管理的行政主导性强,管理效率低下。  四、我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