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展望论文

2006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展望论文

ID:2655958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7

2006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展望论文_第1页
2006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展望论文_第2页
2006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展望论文_第3页
2006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展望论文_第4页
2006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展望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6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展望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6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展望论文.freelicProspects2006,theWorldBank从以上分析的几个方面都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是世界经济的助推器。从附表中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会持续在5.5%~6.0%的水平,远远超过高收入国家2.5%~3.0%的水平。然而如果除去中国和印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要降低1%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和印度给整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多贡献了一个百分点。具体到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和推动作用,报告在分析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展望时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描述。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末的金融危机后一直在稳步回

2、升。从附表的数据可以看出,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长在全球来说是最快的。这其中,中国经济当然是带动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们看到东亚地区经济进一步出现融合、一体化,其他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中国进口的需求,所以我们看到在2005年,东亚地区其他国家经济出现减缓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中国进口需求导向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2006全球经济展望》主笔人及世界银行发展研究处处长蒂莫说:“中国不仅对东亚地区的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经济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强调,全球经济减缓的程度不是那么严重,中国经济保持强劲稳定的增长是主要原因之一。”报告通过

3、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近、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分析,进一步剖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一、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近期发展概况在2005年,东亚和太平洋地区GDP增长近7.8%,相比2004年的8.3%有所降低(见表1)。虽然总体上是强有力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为9.3%,但其余东亚国家只是温和地上升了5.1%。为了响应对投资的政府调控,2005年上半年,中国的内需放缓了。然而,在进口量增长速度只有14%的同时,出口量仍保持29%的高速增长,使得GDP的增长势头仍旧保持强劲。在第三季度,国内需求量复苏,导致进口增长加快。这个变化结合放缓的出口增长速度,

4、从而降低了净出口值的增长率。尽管如此,净出口值仍然占2005年总增长的1/3。预计经常账户顺差会达到GDP的6%,或者是1200亿美元。全球范围对高科技产品需求量的减慢以及中国需求量的中度增长对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2005年上半年,中国在这方面的进口增长从35%~40%降到15%,导致净出口值对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被大大削弱。原油价格上涨也是影响地域内需放缓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它也影响东亚地区原油进口国(中国除外)经常账户的收支,估计占到了3%的GDP经济损失。在2004~2005年间,高涨的原油价格还导致东亚地区累计贸易损失约占GDP的1%~

5、2%,即每年约为0.5%~1%。几个原油进口国(柬埔寨、韩国、老挝、菲律宾以及泰国)则遭受更为严重的损失,在2004~2005年间约占GDP的1.5%~2%。尽管如此,消费者及商家的信心仍在逐渐加强。在中央银行逐渐加强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利率的实际增长仍然保持在较低的历史水平。民间消费及投资增长幅度之所以并没有如先前原油价格高涨时般大幅度削减,部分原因在于政府通过对各种形式的明暗亏损的干预来限制由于原油价格的上涨所带来的影响。然而,亏损的增加给国库带来了压力。许多国家政府已经采取措施,以求使国内碳氢化合物的价格与市场价格持平。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中期展望未来两年,

6、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进一步放缓。到2007年,GDP增长预计会达到7.4%左右。由于中国内需的不断提高以及出口增长保持在稳定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将略微放慢。在2007年,东亚地区GDP将增长近5.7%。对该地区的出口需求,特别是对高科技产品出口的需求,抵消了对高涨原油价格的依赖。石油的高价位和强大的进口需求,预期中国在该地区的经常账户顺差水平将在2007年降低至4%的GDP当量。而今年的这一水平是4.8%。当高价位石油使得该地区的通货膨胀增长至5.2%时,谨慎的货币政策和灵活的市场反应会抑制因发展而带来的通货膨胀的螺旋上升。然而,这种乐观的前景

7、实际上潜伏着很大的风险。如果原油价格进一步提升,将会打击消费信心,同时导致更为严重的货币紧缩。虽然东亚国家自上世纪以来已经减轻了对美国出口的依赖,但是美国仍为其主要进口国。对全球宏观经济不平衡的重要调整,包括美国经济萧条的状况,将会对东亚国家的出口增长带来较严重的影响。据预测,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地增长。然而,近期的投资需求动荡以及一揽子经济指数的增长幅度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中期稳定增长。内需的复苏,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复苏,都包含了较难实现的基本假设。如果不考虑这点,中国的投资水平也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触顶回落的趋势已不可避免。三、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长期展望长期来说,该

8、地区在未来十余年的经济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