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培训教材-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与线下工程沉降评估

京沪培训教材-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与线下工程沉降评估

ID:26572373

大小:9.27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8-11-27

京沪培训教材-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与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1页
京沪培训教材-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与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2页
京沪培训教材-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与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3页
京沪培训教材-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与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4页
京沪培训教材-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与线下工程沉降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沪培训教材-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与线下工程沉降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 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汇报人:王珣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与线下工程沉降评估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重点)1线下工程沉降评估2今天我们将为大家主要介绍《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中的如下两个方面:2目录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桥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2隧道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3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43目录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包涵以下五点的技术要求:1、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2、观测元件与

2、埋设技术要求。3、观测水准路线。4、观测频次。5、内业资料整理。4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5.1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原则5.1.1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以路基面沉降观测和地基沉降观测为主。根据不同的结构部位、填方高度、地基条件、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来设置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同时应根据施工过程中掌握的地形、地质变化情况调整或增设观测断面。1、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地势平坦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填方高度小于5m且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5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

3、要求2、对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加密断面,一般间距不大于25m,在变化点附近应设观测断面,以确保能够反映真实差异沉降。3、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应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4、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应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5.1.3观测点布置原则1、为有利于测点看护,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各部位观测点须设在同一横断面上。6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2、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沉降板,沉降观测桩每

4、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2m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3、软土、松软土路堤地段观测断面一般包括剖面沉降管、沉降观测桩、沉降板和位移观测桩。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2m处,沉降板位于双线路基中心,位移观测边桩分别位于两侧坡角外2m、10m处,并与沉降观测桩及沉降板位于同一断面上,剖面沉降管位于基底。7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沉降观测桩沉降磁环位移边桩剖面沉降管路基观测点布置示意图8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

5、求4、沉降板设置应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执行,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1)对路堤填高小于3m且压缩层厚度小于5m地段,设置断面间距为200m;(2)对压缩层厚度大于20m地段,设置断面间距为50m;(3)其余情况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断面间距为50~100m;(4)地面横坡或压缩层底横坡大于1:5时,横断面布置两处沉降板,一处位于路基中心,另外一处根据具体地形地质情况布置。9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5、预压地段,预压期因基床表层尚未施工,路基顶面沉降观测应在预压土方底部(基床底层顶面)布置沉降元件进

6、行,即在基床底层顶面临时布置沉降板,位移观测以及基底沉降观测布置与无预压段完全一致,预压土方卸除时临时沉降板随之拆除,基床表层施工后,于路基面上设置正式沉降观测桩。6、路堑地段观测断面分别于路基中心,左右中心线以外2m的路基面处各设1根沉降观测桩,观测路基面的沉降。10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7徐沪段深厚层地基分层沉降监测:深厚层第四系土层地段、软土地段的桥路过渡段及不同地层结构附近设置。采用机动钻孔(Φ108mm)引孔埋设PVC管(Φ49mm)和沉降磁环,利用电磁式深层沉降仪进行观测。分

7、层设置,厚度大于3m时,每3m增设一组,地层界面和加固底面设置磁环。具体布置断面和布置位置按设计文件要求执行。对于剖面沉降管以及沉降磁环并未纳入本次的水准观测网,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埋设和观测。11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5.1.4路基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5.1.4所示:12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5.2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

8、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m,桩周0.15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13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沉降板: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一般情况如下:由底板、金属测杆(φ20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49PVC管)组成。钢筋混凝土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3cm或钢底板尺寸为30cm×30cm,厚0.8cm。145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1沉降板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底板的水平与垂直度,确保测杆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