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思想述评

林毅夫思想述评

ID:26644323

大小:126.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28

林毅夫思想述评_第1页
林毅夫思想述评_第2页
林毅夫思想述评_第3页
林毅夫思想述评_第4页
林毅夫思想述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林毅夫思想述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林毅夫教授经济思想述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前言2二、对经济发展战略和企业自生能力的独创性研究2(一)自生能力和计划体制的内生性3(二)自生能力与预算软约束4(三)发展阶段、金融体系的内生性和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4(四)比较优势与中国IT产业的发展5三、农业监督问题与农业制度变迁6(一)农业监督问题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6(二)关于中国1959-1961年农业大危机和大饥荒的研究7(三)关于中国农业生产率变化的研究8(四)当前农村问题的根源、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对策9四、技术变迁、制度变迁理论9(一)制度、技术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10(

2、二)对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的实证研究10(三)对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创新的研究11(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对农户收入分配的影响12五、对中国粮食问题的研究13六、开国内风气的经济学研究方法论14(一)研究对象的本土化与中国经济学家世纪的到来14(二)学术研究规范化的途径:理论假设的一致性15(三)学术研究规范化的途径:找出最根本的“因”15(四)学术研究规范化的途径:实证检验16 一、前言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发展成为举国上下压倒一切的任务。顺应这种新的社会潮流,经济学很快在诸多社会

3、科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令人景仰的显学。经济学的繁荣带来了经济学家社会地位的提高,有需求就有供给,经济学家队伍也跟着壮大起来。在众多经济学家当中,有一个十分光彩夺目的年轻学者,他就是林毅夫教授。  在中国大陆的经济学家队伍中,林毅夫教授在许多方面都是十分独特的,无论治学还是个人经历都是如此。这不仅因为他来自台湾,更重要的是他占去了中国经济学界太多的第一。他是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是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教授的关门弟子。他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

4、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中国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一位,是目前在国际经济学界受到瞩目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是中国大陆第一位运用规范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也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研究中国问题的权威学者之一。从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看,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经济学家恐无一人能望其项背。  对于这样一位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家,一般人都会以为他一定是自幼就对经济学十分感兴趣的有心人,并很早就投入到经济学学习和研究中去了。然而,林毅夫教授进入经济学殿堂不但是很偶然的机缘,而且为时已经比较晚了,直到19

5、79年进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硕士学位才算是开始了系统学习经济学的历程,那时他已经27岁,1982年才出国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攻读博士学位。林毅夫教授当初到北京大学读书,目的并不是为了将来从事经济学研究,而主要是因为初到大陆,需要加深对大陆社会的了解。198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教授和盖尔·D·约翰逊教授应复旦大学的邀请访问复旦大学,回国前顺道到北京大学发表演讲。由于林毅夫教授英语出色,被北大校方指定担任翻译工作,他的信心和才气赢得了舒尔茨教授和盖尔·D·约翰逊教授的信任,他们回国后写信给北大经济学系和林毅夫教授本人,邀请他到芝加哥大学经济学

6、系攻读博士学位,并亲自担任他的导师。到芝加哥大学以后,林毅夫教授才真正开始以经济学研究为自己追求的事业。  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是全美大学最好的经济系,云集了一大批大师级经济学家,素以学风严谨、淘汰率高著称。当时林毅夫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国内经济学教育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到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学习,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面对这种巨大挑战,林毅夫付出了超人的努力,把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研究中去,几年间他几乎没有休息日。他的勤奋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学习成绩优异,以四年的时间在同时入学的同学中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而一般人拿到博士学位需要五

7、到七年的时间。他的毕业论文《中国的农村改革:理论与实证》被舒尔茨教授誉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他后来为国际学术界所广为称道的学术见解正是萌芽于这一时期。  对于一个在经济学研究上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学者而言,这未免有些传奇。然而,林毅夫教授从不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他始终坚持,如果说自己取得了一些学术成就,那只不过是因为他付出了比许多人都要多的努力和心血。事实正是如此。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林毅夫教授最大的特点就是“忙”,人们看到他时总是在工作。他曾经教育自己的学生:“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在他看来,唯有勤奋、敬业

8、才是成功的捷径。具体到经济学研究,他曾经总结道:经济学是社会科学,所以治学者首先要深入真实社会现象,其次要有严格系统的学科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经济问题产生较好的悟性,才能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