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

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

ID:26745028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9

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  _第1页
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  _第2页
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  _第3页
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  _第4页
资源描述:

《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探讨刘康虎费养军邢文艳张博常辉  摘要在多年南繁育种工作的基础上,从选地、播种、科学浇水、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提高玉米制种产量等方面对玉米南繁加代育种技术进行探讨,以为玉米南繁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玉米;南繁;加代育种    育种界通常把冬季赴海南进行育种材料加代或自交系繁育制种的过程称为“南繁”。由于海南岛冬季光照充足,温度偏高,温光条件能满足玉米、水稻及部分蔬菜、瓜果的生长需要,10年的工作,经南繁加代5年就可以完成,使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加快,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海南岛自然条件与北方内陆自然条件不

2、同,使栽培措施、耕作技术都有所不同,给南繁育种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对南繁加代育种技术进行探讨,以提高南繁工作的成效。  1选地  玉米南繁基本集中在海南省陵水县、三亚市及乐东县三地,可用土地分为水稻田和旱田(俗称坡地),如果选择坡地作为育种地,则一定要有水源,且浇水要方便[1]。如果选择水稻田作育种地,不但浇水要方便,而且排水更要方便,以免灾害性气候对工作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播种  2.1播种时间  根据多年南繁资料显示,海南冬季最低温度出现在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如果此时正值玉米拔节孕穗期,则会使玉米生

3、长不良,造成植株低矮,穗位降低,严重时出现穗位“近乎为零”的奇怪现象,使玉米果穗变小,穗粒数减少,极大影响了繁育制种的产量。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则应结合玉米生长发育天数对播种时间加以调节。依据多年经验,播种时间不能晚于11月20日,在此之前越早越好。  2.2播种方式  2.2.1开沟条播。此方法简单省工,但是由于开沟覆盖的差异,出苗不太整齐,且留苗密度不匀。  2.2.2人工窝播。此方法由于人手每次插入地下的深度基本一致,且播种密度容易掌握,因此玉米苗期生长一致,密度均匀。但这种方式只能用于土壤松软、墒情适中的田块。  

4、2.2.3人力机具窝播。这种方法是近两年人工窝播的发展改进。其器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器具上带有标尺,株距更为精确,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玉米播种工具。  3科学浇水  由于海南特殊的土壤结构,尤其是水稻田犁底层非常坚硬,质地细腻,透水能力极差。要求在水分管理上做到勤浇少浇,每次只浇半沟水,过多则由于通透性差,影响玉米根系呼吸,造成玉米生长不良。  4合理施肥  海南土壤瘠薄,多为砂质,肥力差,对肥料的要求比较高,一般玉米田施硝态氮挪威复合肥1200~1500kg/hm2,分3~4次施入,底肥施600~750kg/hm2;4~5叶

5、施苗肥150~225kg/hm2;8~10叶时结合开垄培土追施450~600kg/hm2,如果出现雨水过多,造成田间较多排水,则待地干后适量补肥150~300kg/hm2[3]。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由于海南湿度大,温度适中,发病率高,从育种角度看,这是一个难得的天然病害鉴定圃,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个独特的天然资源,选育出抗病性较好的玉米自交系,组配出抗病能力强的玉米杂交新组合。如果是自交系加繁制种,则可根据情况适量喷粉锈宁等防除叶锈的发生。  5.2虫害防治  玉米害虫种类多、世代多、密度大、虫龄交差,为害时间长,

6、因此每年不管虫口密度大小,发生于否,都要进行防治,措施如下:一是播种时可利用杀虫剂(地卫士等)进行土壤处理,杀灭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二是苗期严防甘蔗螟,后期重防玉米螟,每7~10d用具有内吸胃毒作用的杀虫剂叶面喷洒1次,可有效防治玉米虫害的发生[4]。三是害虫抗药性强,在防治时应多种杀虫剂交叉使用,以达到好的效果。  6提高制种田产量  玉米制种产量的高低,除与玉米自交系母本自身的产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关外,还与母本占总株数的比率有关。目前,海南玉米种子复制田多采用父母本比1∶3或1∶4。如果要继续加大母本比率,则可能出现授粉不

7、良,对产量造成影响。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笔者摸索出“玉米母本全苗播种法”,可将玉米制种田的产量水平提高到最大限度。方法为:在垄栽的基础上,其制种田每垄都种母本,而垄心每隔50~100cm点种一窝父本(1~2株),由于垄栽的宽行效应,对母本的生长发育不会造成影响,而窄行效应则可提高父本植株高度,对其开花授粉非常有利。待授粉结束后,将父本全部拔除,既方便收获工作的进行,又保证玉米种子的纯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土地的作用。  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