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理科九月测试

高二历史理科九月测试

ID:26813586

大小:446.2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9

高二历史理科九月测试_第1页
高二历史理科九月测试_第2页
高二历史理科九月测试_第3页
高二历史理科九月测试_第4页
高二历史理科九月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理科九月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高二历史九月份综合测试(理科)(本试题100分,考试时间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5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100分)1、“孟母三迁”的故事流传至今,孟母的儿子后来成为了大思想家,关于他的表述正确的是A.被儒家学派尊称为“亚圣”B.主张以“法”治国C.提出了“君舟民水”观点D.提出了“仁”的学说2、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庄子   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3、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

2、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以法为教,焚书坑儒B.诸子并立,百家争鸣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④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在古希腊产生柏拉图、古印度产生释迦牟尼的时代,中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巨人,他就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6、孔

3、子思想的核心是A.中庸B.兼爱C.“仁”“礼”D.仁政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8、下列观点言论属于道家学派的是(  )A.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B.主张性善论C.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D.主张性恶论9、战国秦汉时期,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中国思

4、想文化出现倒退    B.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C.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加强10、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A.儒家、墨家B.道家、法家C.法家、儒家D.道家、儒家11、诸子百家的学说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12、董钟舒新儒学的内容包括: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③“无为而治”,与民休息④“三纲五常”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3、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

5、你应该去()A.曲阜、孔庙B.洛阳、书院C.南京、国子监D.长安、太学14、宋明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有A.孔子、孟子、荀子  B.陆九渊、王守仁、李贽    C.程颢、程颐、朱熹   D.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15、理学思想的核心是A.三教合一B.“仁”C.“理”或“天理”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6、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C.社会发展规律D.“天人感应”理论17、“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

6、地……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说这段话的应该是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荀子18、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郊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回答说,“你来看此花树时,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这位思想家是A.程颐B.朱熹C.王守仁D.黄宗羲19、宋代以朱熹为代表的新儒学所吸收的思想是A.佛教、道家B.法家C.墨家D.“经世致用”的学说20、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发展了儒学思想,形

7、成新的儒学。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B.发展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理是万物本源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以维护等级秩序D.提倡“格物致知”,追求科学之真21、下列言论出现的顺序是①学以至圣的关键在于“致良知”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③“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④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A.③④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③①②④2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梁启超对下列哪位思想家思想的概括 A.李

8、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23、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有()①“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②“阳为道学,行若猪狗”③“天下为主君为客”④“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24、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25、明末清初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观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