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

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

ID:26821694

大小:5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_第1页
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_第2页
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_第3页
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_第4页
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微课的制作和应用摘要:在微时代中,各种微技术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微课、微视频、微博、微内容、微课程等都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那么到底什么是微课,怎么制作,怎么应用?本文从微课的概念界定、制作微课一般过程、微课在《网线的制作》一课中的应用展开,认为利用微课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中国8/vie  关键词:微课;微课概念;微课制作;微课应用;网线的制作;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1009-3044(2016)34-0244-02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课、微视频、微博、微内容、微课程等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在教育教学领域,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学观

2、念引领着教育者不断向前迈进。  1微课的概念  国内外专家对于微课概念的界定有很多,但是没有统一的理解。微课,简而言之,围绕某个教学内容或教学重难点,以微视频为载体,短小精悍,一般为10到15分,可以包含适当的辅助性学习材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过程。  2微课制作的一般过程  笔者研究了国内外专家关于微课的制作方式,以实训课为例,进行微课的制作。  第一,选题。微课的类型很多,选择适合用微课呈现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如何选择合适的题目呢?一般而言,有以下几种:  1)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来呈现,以便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借助图片、视频等可视化方式将教学内容

3、的重难点拆分,从而辅助学生学习。  2)新知识的建构。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在引入新知识前,如何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可以借助微课来辅助学生在头脑内建构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内化学生的学习。  3)实训课的学习。实训课大都是动手实践课,那么利用制作微课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在课前、课中、课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大有帮助的。  第二,教学设计的制作。选择好题目之后,接下来,要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掌握知识的程度、研究揣摩教学大纲、精确分析如何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来进行教学设计。  1)分析学情。对于学习者学情的分析和研究是设计好这节

4、课的关键。分析不同年龄的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学习层次的差异性,根据学习者的差异性设计出具有层次性和适合不同学习者学习的教学内容。  2)研究教学大纲,依据最新课程标准,精读研读教学大纲,分析其在教学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组合和设计。  3)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呈现教学内容,比如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法,实验法,演示法等。  4)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根据学习者的学情分析,在研读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比如合作学习、讨论法、探究法等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体现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5)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合理使用技术来促进教学和学习效果。

5、搭建合适的教学和学习平台,辅助学习者进行自学、课中学习、课后学习,能够将学习结果及时借助平台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6)多元化评价方式。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评价。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第三,脚本的制作。脚本的制作可以从镜头、画面、时间、解说词、音效等方面展开。脚本制作越精确,后期拍摄就越省时省力。对于微课制作初学者,可以参考一些获奖微课的脚本来制作。  第四,微课的拍摄。微课的拍摄最好由专业的摄影团队来负责。拍摄人员的安排、环境的布置、灯光、背景、镜头的切换、人物出镜与否等因素必

6、须全面考虑。由于其耗费时间比较长,任务艰巨,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另外,拍摄视频画面必须清晰、声音必须清楚。保证一个好的视频质量直接决定能否给学习者一个美的视觉感受和学习体验。  第五,视频的后期编�与处理。微课的制作中后期视频的编辑处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除了画面清晰、声音洪亮无杂音之外,视频镜头切换要连贯自如、教师和学生的语言要配以字幕、配以适当的背景音乐、重点突出、简洁明了等。另外,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检测学习效果的环节,比如测试题、提供适当的学习平台等。  3微课的应用――以《网线的制作》为例  3.1《网线的制作》教学现状  笔者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教学,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认为实训课《网线

7、的制作》单凭课上教师的演示难以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存在以下问题:  1)只有部分学生能看清教师演示过程。  在网线的制作过程中,无论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演示,还是在教室中间的某个合适的位置演示,总是存在部分学生看不到或看不清的情况,因此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制作网线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学生开始制作网线后,他们主动性和参与性都很高,但是在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