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与致病性真菌的感染与诊断

真菌与致病性真菌的感染与诊断

ID:26865839

大小:5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29

真菌与致病性真菌的感染与诊断  _第1页
真菌与致病性真菌的感染与诊断  _第2页
真菌与致病性真菌的感染与诊断  _第3页
真菌与致病性真菌的感染与诊断  _第4页
真菌与致病性真菌的感染与诊断  _第5页
资源描述:

《真菌与致病性真菌的感染与诊断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真菌与致病性真菌的感染与诊断【关键词】真菌;抗生素;治疗1真菌真菌(fungus,fungi)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sfungus,即蘑菇,同词源的希腊文为sphongis,意思是海绵状物。中文早期称为蕈,后称菌,又称真菌。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没有质体。营养方式为吸收,无吞噬作用。细胞壁含有甲壳质和B葡聚糖。线粒体具扁平的突起,常有过氧化物体,有高尔基体。有单细胞或菌丝体和多核细胞单倍体的菌丝体。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双倍体存在的时间短。营腐生,寄生,共生和超寄生生活。估计世界上有真菌100至150

2、万个种〔1〕。大多数真菌对人类有益,只有少数对人类有害。通常所说的真菌包括霉菌、酵母和蕈子。形成疏松,绒毛状菌丝体的真菌称霉菌,如毛霉、根霉、青霉曲霉等。酵母是单细胞真菌。有大量菌丝紧密结合形成真菌的大型子实体叫蕈子,如蘑菇、木耳等。很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面粉发酵,做酱油、醋、酒等都要用真菌来发酵。工业上许多酶制剂,农业上的饲料发酵都离不开真菌。许多真菌还可食用,如蘑菇、木耳、香菇等。真菌还是医药事业中的宝贵资源,有的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和维生素以及酶类,有的本身就可以入药用于治疗疾病,如中药

3、马勃、茯苓、冬虫夏草等。2致病性真菌真菌可引起人类的疾病称为真菌病。临床上将致病性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两类。前者侵犯皮肤、毛发、指甲,对治疗有顽固性,但对身体影响较小。后者可侵犯全身内脏,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此外有些真菌寄生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能产生毒素引起中毒性真菌病。3浅部真菌浅部真菌主要为皮肤丝状菌,侵犯皮肤、毛发、指甲等角化组织引起癣症,又称癣菌。癣菌主要有孢子散播传染,常由于接触患癣的人或动物(狗、猫、牛、马等)及染菌物体而感染。在临床上同一癣症可有数种不同癣菌引起,而同一种癣菌

4、侵害部位不同,又可引起不同的癣症。4深部真菌深部真菌是侵犯皮下组织和内脏,引起全身性感染的真菌,包括4类,念珠菌、新型隐球菌、曲霉菌、毛霉菌。常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等特殊状态患者。近年来因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大量应用,本病真菌感染有所增多,且临床上恶性肿瘤、糖尿病、血液病、严重营养不良、大面积烧伤及器官移植等也常继发条件致病真菌感染,因此已成为医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应着重讨论的内容。4.1念珠菌属念珠菌属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浅部念珠菌和深部念珠菌病。白色念珠菌致病力最强

5、,还有其他念珠菌〔2〕如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葡萄牙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等。近些年,菌种有些变迁,白色念珠菌有些下降,约占70%~80%,非白色念珠菌有些上升。念珠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大约150个种,65%以上不能在37℃生长,无致病性。致病菌种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内源性:通常正常人皮肤、口腔、肠道、肛门、阴道中都可分离出本菌。以消化道带菌率最高,约占50%左右,其次阴道20%~30%,其他部位较少,如咽部占1%~4%,皮肤2%,这说明正常人可以带菌不发病。外源性

6、:念珠菌可寄生于水果、奶制品等食品上,可因接触而感染。此外,患念珠菌阴道炎的患者可相互感染。病原菌侵入机体后能否致病取决于其毒力、数量、入侵途径与机体的适应性、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及其他因素等。4.1.1念珠菌致病的因素(1)念珠菌毒素:白色念珠菌中有水溶性内毒素,可引起小鼠较高的死亡率。念珠菌还含有高分子量毒素和低分子量毒素,具有A,B,C,D,E,F六种活性成分,有较强的休克致死作用。(2)菌体形态:酵母型一般不致病,菌丝型有致病性。因为菌丝形成可以避免白细胞的吞噬。(3)黏附:白色念珠菌对

7、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要比其他念珠菌更强。(4)水解酶:念珠菌还能产生水解酶,损伤组织,诱发病变。4.1.2与机体防御功能有关的因素(1)细胞免疫缺陷:念珠菌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往往有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缺陷,对念珠菌抗原皮试无反应性,体外受念珠菌抗原刺激后,淋巴细胞转化及吞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合成减少或缺乏。(2)吞噬作用:白细胞数量减少,趋化性的丧失以及吞噬和杀菌能力的下降等直接影响机体的防御机能,促使念珠菌感染的发生。(3)血清抑制因子:聚集因子是一种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对念珠菌的非抗体调理素,能使念

8、珠菌聚集,使之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和杀灭。(4)血清铁代谢异常:低浓度不饱和的转铁蛋白或高浓度的血清铁,均易导致念珠菌感染。(5)锌离子:血清中有微量锌离子存在时不利于菌丝形成,锌离子缺乏时可助长菌丝形成而促成感染。(6)葡萄糖和维生素A:血液及唾液中葡萄糖浓度升高可促进念珠菌生长。维生素A缺乏与念珠菌感染有关系。(7)其他:机体抵抗力,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的应用,长期放置静脉插管或内脏导管,严重烧伤,免疫缺陷等,均易导致念珠菌的感染。正常机体中念珠菌的少量存在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