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临床的观察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临床的观察

ID:2691908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临床的观察_第1页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临床的观察_第2页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临床的观察_第3页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临床的观察_第4页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临床的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临床的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柴胡汤治疗肝癌介入术后发热临床的观察ok3g/m2;5-FU,500mg/m2),再将DDP(5Omg/m2)与超液态碘油的混悬液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如果门静脉主干无明显阻塞,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或细条栓塞肿瘤血管,造影证实满意后结束治疗。术后给予护肝、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等。介入术后,6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第一次出现发热即予治疗。小柴胡汤由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统一熬制,真空包装,保质期3个月,消炎痛栓由我科提供。治疗组与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12克,法半夏10克,党参10克,甘草5克,黄芩12克

2、,生姜3克,大枣3枚,症见气阴两虚者,加天花粉20克,知母15克,麦冬15克;热盛者,加石膏20克,栀子20克,连翘20克;有痰者,加浙贝母15克,瓜蒌15克;湿热蕴结者,加茵陈15克,黄柏15克,龙胆草15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各服一次。连续7剂为一疗程。对照组予消炎痛胶囊(吲哚美辛胶囊),规格:25㎎/片,一天两次,餐后服。1.3观察指标(1)两组用药期间,用药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直至体温下降,以后每隔2小时测体温一次,停止用药后至停药第7天每隔6小时测体温一次,记录用药后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及两次发热间隔时间。

3、(2)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查肝肾功能,并记录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的情况。1.4统计学方法观察资料和统计均用SPSS16.0统计软件完成,疗效比较采用等级资料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2治疗结果2.1疗效标准:参照齐元富[4]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1993)中有关高热、小儿外感发热内容拟定的如下标准:完全控制:服药7天体温恢复正常(腋温37℃以下),经观察无反复,但较治疗前降低;有效:服药7天发热降低0.5-1.5℃,但未恢复正常或口服药后体温有所降低,但很快升高;无效:服药7天

4、体温未见明显变化或升高。毒副反应参照WHO关于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的分度标准[5]分为0度、Ⅰ度、Ⅱ度、Ⅲ度、Ⅳ度,统计肝肾功能、消化道反应治疗前后的积分值。2.2疗效比较:2.2.1两组患者用药30分钟后,治疗组有9人体温开始下降,对照组有13人体温开始下降;第一次发热后降温至正常的时间,治疗组最长时间为180分钟,最短为30分钟,平均为88.24±3.76分钟,对照组对短时间也为30分钟,最长时间120分钟,平均为54.19±2.11,治疗组第一次降温至正常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50,P

5、=0.000<0.05),治疗组起效慢;降至体温正常后到下一次发热维持时间,治疗组最长为78小时,最短为4小时,平均为43.35±2.48,对照组最长为72小时,最短为2小时,平均为27.65±2.05,治疗组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3,P=0.008<0.05)。2.2.2两组患者停药7天后疗效比较,治疗组完全控制率为44.1%,总有效率为85.3%,无效率为14.7%,对照组完全控制率为22.6%,总有效率为64.5%,无效率35.5%,治疗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6、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9,双侧近似P值0.027,P<0.05)表1两组患者降温疗效2.2.3治疗组服药后未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等,以Ⅰ级、Ⅱ级反应为主,两组患者观察期间均未出现腹泻,治疗组用药前与用药后比较,用药前肝功能即有异常者,用药后并未加重,用药前肝功能正常者,用药后依然正常,且对照组出现汗出及汗出程度均较治疗组重,说明小柴胡汤无毒副作用。3讨论肝癌介入治疗以其高效、安全、微创的优点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也越来越为患者所接受。介入术后栓塞

7、后综合症中,以发热的发生率最高,究其原因,是介入治疗后肿瘤局部缺血坏死,坏死组织吸收引起的吸收热。这种发热的特点[6]为:通常不伴有寒战、心跳加快等全身中毒症状,多表现为中低度发热,热型多为间歇热,午后开始发热多见。介入术后发热虽然可以作为栓塞治疗成功的参考征象[7],但是也给患者带来了躯体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体温过高或热程过长也使机体各种调节功能失调降低再次介入的疗效。目前,现代医学还不能完全控制肝癌介入术后发热,处理相对简单,以对症治疗为主,物理降温方法如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冰袋等,化学药物降

8、温如消炎痛栓、消炎药等,但此种治法,容易造成汗出过多,以致病人虚脱,即中医伤津亡阳之证。中医认为,肝癌介入术后发热属“内伤发热”范畴。肝癌本身就因正气不足、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或脏腑虚损,肝郁气滞,日久毒热瘀内结,气血壅遏。肝癌介入治疗使用化疗药更伤正气,机体正气亏虚,郁而发热,加之本身已有气血壅遏,更助之;且正气不足,则阴火有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