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研究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研究

ID:26937608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研究_第1页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研究_第2页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研究_第3页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研究孙红张玲王韶华(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255300)【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疗效,进一步探讨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方法。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使用头孢三代或半合成青霉素静脉点滴抗感染,考虑支原体感染者加用阿奇霉素、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自制咳喘贴穴位贴敷,每次4一6小时取下,每H—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对照组治愈率为22%,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

2、疗效差异显著。结论:用自制中药咳喘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疗效显著,患儿依从性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小儿肺炎喘嗽中药穴位贴敷【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095-1752(2013)06-0047-02肺炎喘嗽(pneumoniawithdyspneiccough)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之一,以发热、咳嗽、气急、鼻煽为主要特征,重者涕泪俱闭,面色苍白发钳。若素体赢弱或感邪较重,可迅速出现心阳虚袞,邪陷厥阴之变证,因而木病发病率、病死率居儿科他病之首,是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

3、主要原因。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釆用全身给药,即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相对用药时间LC费用高,免疫低下时常迁延不愈,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穴位贴敷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的经皮吸收,刺激局部经络穴位,激发全身经气,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外治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我科自2011年12月-2012年7月应用自行配制的纯中药方剂咳喘贴来治疗小儿肺炎喘嗽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都来自淄博市中医医院儿科病房2011年1

4、2月1日至2012年7月30日的新入院的患儿。中医诊断:肺炎喘嗽一痰热闭肺,西医诊断:肺炎。选择患儿共120例,按随机化原则(抛硬币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儿的年龄、性别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性,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4-94)肺炎喘嗽的诊断依据。1.2.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王慕逖《儿科学》第4版中肺炎诊断依据。1.3治疗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使用

5、头孢三代或半合成青霉素静脉点滴抗感染,考虑支原体感染者加用阿奇霉素、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自制咳喘贴穴位贴敷。治疗方法:首先选准穴位: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定喘位于后正中线上,大椎穴下旁幵0.5T,膻中位于前正中线第4肋间隙处,相当于两乳连线的中点。咳喘贴组方为:麻黄10g、地龙10g、苏子10g、莱菔子10g、杏仁10g、白芥子10克、冰片3g,将上述药物研成细末,每个穴位用0.5g,用鲜榨姜汁调成糊状,贴敷两侧肺俞、定喘、膻中、共5穴。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或用75%乙醇棉球行局

6、部消毒,将配制的药物用小勺均匀的涂于纱布上,将药贴于穴位上,再用胶布固定。每次4一6小时取下,每日一次,连续7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使用头孢三代或半合成青霉素静脉点滴抗感染,考虑支原体感染者加用阿奇霉素、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及对症治疗。1.4疗效判断标准痊愈:用药后3d内体温恢复正常,5d内咳嗽停止,10d内肺部干湿性罗音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完全消失。显效:用药后3d内体温正常,7d内咳嗽缓解,10d内肺部干湿性罗咅明显减少,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基本消失。好转:用药7d体温基本恢复正常,1个疗程结束时咳嗽症状仍

7、存在,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有所减轻。无效:用药疗程结束时仍冇发热或刺激性咳嗽,肺部体征及X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仍存在。痊愈、显效和好转判为有效。1.5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1.结果2.1治疗结果2.2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率为70%,对照组痊愈率为22%,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显著,(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2.3不良反应治疗组患儿依从性好,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2.讨论贴敷疗法,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应用

8、中草药配制成丸、散、膏等不同剂型直接贴敷于相应的穴位或患处(阿是穴),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达到调整机体和治疗0的的方法。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刺激这些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络、传输、调节作用,能够达到防治疾病的0的。在现代临床研究中贴敷穴位出现频率较高的主要奋膀胱经的背俞穴(如肺俞、膏盲)以及任、督脉的穴位(膻中、大椎)和经外奇穴(定喘、百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