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学习资料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

ID:26945341

大小:289.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30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_第1页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_第2页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_第3页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_第4页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效课堂学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效课堂: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提纲第一章备课:在研究中预设教学的曲调第一节重新认识备课一、备课中存在的问题1、备课理解不清,目的不明主要表现在:A认为备课就是书写教案。B认为备课就是“备课”2、以“三中心”备课,心中无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A只备教材B只备知识C只备“教”所谓的教学程序,即“准备---复习---新授----练习---小结”所谓标准答案,就是还没有开始上课,教师已然在备课中写出了他的所假想的学生应该回答的答案。3、“贴”标签式备课,华而不实4、割裂预设与生产,课堂走两极5、靠“百度”备

2、课,沦为知识小贩6、重课时备课,轻单元备课7、备课改革形势化,教案教学两张皮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备课的变革1、基于学生发展,“以学定教”备课的关注点和着力点应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来,有利于学生得到最佳和最大限度的发展。2、“预役”和“生成”有机整合课前备课和课中的互动生成是一个不可剥离、互相锁定的整体,教师需要在整体的事业中认识和思考教学设计与互动生成的关系。3、“备课生活化,生活备课化”4、树立教学设计的思维24教学设计包括两个重要的内涵(1)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

3、体计划的过程(2)指导计划过程的主要理论基础(即教学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5、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追求实效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备课亦然6、践行“终生备课”教师应该树立终生备课的理念,并在专业生活中戮力践行。第二节备课的主要内容一、研读解析标准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和地位”,提出了该学科的新理念,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就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提出具体建议4读“附录

4、”,更好的把握教学各学科课程标准几乎都有附录,这些附录或是规定教学内容,或是对课标内容进行阐述,或是提供教学案例。二、分析研究学生1、研究学生的一般特性学生的一般特性特征是指对学生从事学习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年级水平、人之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的因素。2、研究学生的学习准备3、研究学生的学习风格学生之间存在的学习风格差异是相对意义上的划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被简单的归属为某一学习风格类型。4、研究学生的学习需要24按照伯顿等

5、人的归纳,学生的需要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1)标准需要(2)感受的需要(3)表达的需要(4)比较的需要(5)预期或未来的需要三、解读处理教材1、课改背景下教材观的重建(1)从“教本教材”向“学本教材”转变(2)从“唯一课程资源”向“重要课程资源”转变(3)从“教教材”向“用教教材”转变2、教材的分析与处理(1)抓住教材的主线教材一般都有其主要的线索,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路有效处理教材的具体内容。(2)处理教材内容对教材的处理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增”即

6、新加内容,如补充材料,或主题活动、实验操作等;二是“删”,即删除重复的、不合标准的、不必要的内容;三是“换”即更换不合适、不合理的内容;四是“合”即整合不同知识点或不同学科的内容;五是“立”即打破原来教材内容的次序,创立新的框架结构。(3)创新教材的形态四、开发课程资源1、课程资源内涵的拓展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来区分课程资源的多种类型。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部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

7、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可分为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两种形式。2、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1)开放性原则(2)经济性原则(3)针对性原则(4)差异性原则3、备课中需要关注的课程资源(1)跨学科资源(2)教师资源(3)学生资源(4)学校资源(5)社区资源(6)网络资源(7)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第三节备课的基本流程24一、制定教学目标1、凸显三维的目标结构(1)知识与技能目标(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改革教学目标的陈述(1)行为主体(学生,可省略)(2)行为动词(清晰可评

8、价)(3)行为条件(情景、工具、时间、空间)(4)表现程度3、把握教学目标的层级架构(1)结果行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知识性目标分为以下三个层级A了解水平b理解水平c应用水平技能目标可以分为如下三个层级:a模仿水平b独立操作水平c迁移水平(2)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a经历水平b反应水平c领悟水平二、安排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条理化2、教学内容的结构化3、教学内容的活动化三、生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