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

ID:2694835

大小:8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7-11-17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1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2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3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4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实施方案为全面提升我校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全面实施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全国、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闽教人〔2015〕86号)等文件要求为指导,以全面提升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2、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通过组织实施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全面提高我校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质量。二、目标任务1.明确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重点。通过诊断测评,帮助参训学员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明确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短板和努力重点。2.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技能。通过任务驱动式混合研修,引导参训学员从自身工作环境与需求出发,了解适合的技术工具,掌握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或转变学习方式的相关技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效能。3.提升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能力。通过成果研磨,引导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本学科

3、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发掘、制作自己学科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4.依托研修活动,促进专业发展。参训学员在项目组专家及学校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手段,参与混合研修活动,促进自身专业发展。5.培养混合研修骨干队伍。以本次研修为契机,培养各学科(领域)校本研修的骨干队伍,使他们学会利用教师工作坊、学校研修社区等手段,能够参与、设计、组织、管理混合研修活动,从而推进校本混合教研工作的开展,使教师能够时时得到同伴互助。6.生成信息技术应用资源。通过项目驱动,发掘、研磨、提炼出一批信息技术应用精品资源,充实、推动并及时

4、更新本校学科(领域)资源库建设,使教师时时有鲜活的资源可学。7.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通过研修过程中的研修成果提炼和评选活动实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示范校,并深入探索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三、组织与实施(一)组织机构和培训机构1.组织机构(2016年福州实验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立福建省福州实验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王国光、夏青副组长:杨承军、王强项目管理员:王晓莺、方萃成 员:范美芳、王小梅、王金萍、陈峰、黄松娥、林玲、郑丽芳、黄新红、程晓霞、黄武、潘鑫、陈丽静、吴瑞平

5、、范艳红2.培训机构由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北京尚睿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教师研修网)联合承办此次培训。(二)培训分工在组织管理上实行行政、业务双线并行,多方联动。1.行政管理(管理角色配备)在行政上,配备校级管理员1—2名,省工程办从后台为校级管理员开通管理权限,管理员通过平台,申报提升工程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和培训质量监控。2.业务指导(指导角色配备)在专业上,形成“培训机构专家——学科坊主”两级指导体系:按照学科学段,为全体教师进行组班建坊,原则上一个学科组建一个工作坊,人数较少的学科可以适当合并组坊。每个工作坊至少配备1名工作坊

6、坊主,坊主为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坊主需要和学员一起在省提升工程中报名,项目组从后台为坊主开放管理指导权限,坊主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本坊学员的学习管理,以及相关学科研修活动的组织与指导,并向校级管理员汇报工作。各级管理与指导团队职责分工及考核办法参见附件2:学校管理员与工作坊坊主工作指南。(三)培训内容本项目以提升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应用能力为主题,依据教育部所指定的能力标准和课程标准,分类、分科、分层设计递进式课程,整体安排了“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诊断评价

7、”、“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五个阶段。参训学员依据训前诊断测评报告、本校(园)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和自身需求,自主选学相应的网络课程,参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研修活动,完成相应的研修学习和实践任务。各阶段及内容安排如下表:研修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第五阶段2周3周3周2周2周研修主题感受技术魅力提升综合素养运用技术工具加工教学资源应用技术工具创新教学活动应用技术工具优化评价诊断运用研修社区助力专业发展网络研修50学时学员结合各阶段学习主题,参与线上研讨活动,并撰写阶段作业(具体活动及作业内容详见附件1)校本研修30学时结合网络研修主题

8、,学校根据本校教师的需求,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1.根据网络研修内容,组织线下延伸探讨;2.在校本研修期间,对本校教师所交作业进行研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