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兴趣教学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

ID:26960529

大小:58.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_第1页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_第2页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_第3页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兴趣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化学兴趣教学贵州省晴隆县第二中学程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祌源泉。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牛.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以下是我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一、培养学生乐学学牛.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元素符号、化学式等化学用语和基木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兴趣消失。如何

2、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木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软事,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W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中学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粉末完全变为红色物质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一灯一灯一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

3、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另外我们还根据中学学生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兴趣小组。例如学习了着火点以后,我们组织了学生做“烧不焦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中学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二、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化学对于中学学生来讲是一门新学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较强,对于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现象,往往有浓厚的兴趣。首先要

4、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学到化学知识。讲催化剂概念、氧气、氢气、酸碱盐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如在讲氧气的鉴别吋,我没冇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矗其次是指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学

5、生实验。学生自己实验吋兴趣较高,为了避免学生动手的盲0性,教师要因势利导,把羊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学知识的乐趣,成为学A)的动力。注意及吋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方法,指导他们分析实验现象,书写实验报告。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是说课堂上不需要老师,也不是说学生可以代替老师,它的真正内涵应该是:要求我们老师彻底摒弃“注入式”教法而积极提侣“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1、置疑思考源于问题,源于疑难。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在迫切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因此,教师可以

6、就某一知识点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境中来,并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范围,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最佳学习状态,并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将对知识的理解引向深入。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置疑的方式可以是提问,也可以通过实验置疑。例如在讲解浓硫酸的脱水和吸水两个特性吋,首先通过给白纸和CUSO4.5H2O上分别滴加浓硫酸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发现问题:纸张为什么会变黑?CUSO4.5H2O为什么会变白?这吋,学生进入愤悱境地,学气氛达到最佳状态,教师只需因势利导,稍加点拨,

7、变黑是因为纸中的氢氧元素按照2:1的原子个数脱去水分而发生了炭化,变白是因为CUSO4.5H2O中的5个H20被浓硫酸吸收,便能使学生对浓硫酸的脱水和吸水两个特性的理解“水到渠成”.2、设陷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如果在教学吋,能够冇意识的巧设“陷阱”,并故意将学生诱入其中,让学生根据某些思维定势犯点错误,想必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主观思考能力,而不至于盲0的记忆。例如,在讲解溶液PH值得计算吋,针对学生“[H+]相差10倍,则PH值相差1”的思维定势可设置“陷阱”,PH=6的盐酸稀释100倍后PH值变为多少?学生不假思

8、索地回答:PH变为8。这吋教师不是立即指出其错误,而是继续发问:“PH=8的溶液显碱性还是酸性?”待学生冋答显碱性之后,教师说到盐酸稀释后显碱性?至此,学生会恍然人悟,教师再趁机引导学生去发现正确的答案。这样教学的效果,显然要比平铺直叙的“注入式”教学好上千倍。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老师的启发下理解记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