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ID:26986509

大小:1.01 M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1-30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_第1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_第2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_第3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_第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基本概念:组织相容性抗原:代表个体特异性的同种抗原(或移植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片段上,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的分子参与免疫细胞间相互识别、抗原提呈、T细胞活化等。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为避免混淆,现在称人体的MHC为HLA基因或HL

2、A基因复合体,其编码的产物称为HLA分子或HLA抗原。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布在人体所有有核细胞表面。因该抗原首先在白细胞表面被发现,故被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各类动物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物种人小鼠猩猩恒河猴狗符号HLAH-2ChLARhLADLA第一节MHC结构及其多基因特性MHC结构很复杂,具有两个特性:多基因性多态性多基因性:指复合体由多个紧密相邻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编码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传统分类:Ⅰ类、Ⅱ类和Ⅲ类基因现在分类:两种类型经典的Ⅰ类和经典的Ⅱ类基因,它们的产物具有

3、抗原提呈功能,直接参与T细胞的激活和分化,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显示极为丰富的多态性。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包括传统的第Ⅲ类基因,以及新确认的基因,主要参与调控固有免疫应答,不显示或仅显示有限的多态性。一、经典的MHCⅠ类和Ⅱ类基因定位:小鼠:第17号染色体上,H-2,长度:1500kb人:第6号染色体上,全长为:3600kbHLA复合体:为人类MHC,是编码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彼此紧密连锁于第6号染色体上,全长3600kb。(一)HLA复合体结构多基因性指在同一个体中,HLA复合体基因座位在数量和结构上的多样性。224个基因座位(128个

4、功能性基因和96个假基因)。1.经典HLA基因HLAⅠ类基因:B、C、AHLAⅡ类基因:DP、DQ、DR2.免疫功能相关基因⑴补体成分基因:位于HLAⅢ类基因区C2C4AC4BBf基因⑵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位于HLAⅡ基因区的低分子多肽(LMP)基因、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AP)基因、HLA-DM基因、HLA-DO基因、TAP相关蛋白基因⑶非经典Ⅰ类基因:HLA-E、F、G、X等⑷炎症相关基因:TNF基因家族、HSP基因家族3.免疫无关基因(Ⅲ):21羧化酶(cyp21)基因第二节HLA复合体遗传特征——多态性一、多态性1)复等位基因:群体概念

5、,指在一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编码多种产物。HLA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数经典I类基因经典II类基因免疫功能相关基因ABCDRADRB1DRB3DQA1DQB1DPA1DPB1EGTAP25049011933153822532099615102)共显性遗传:是指每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都能转录、翻译成抗原,共同表达于细胞膜上。多态性的意义:2、单体型遗传单体型:指HLA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组合,有紧密连锁的等位基因构成。在遗传过程中,HLA单元型作为一个完整的遗传单位由亲代传给子代。3、连锁不平衡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

6、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几率。第三节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HLA抗原系统)(一)HLAⅠ类抗原分子结构与分布HLAⅠ类抗原由α链(重链)和β链(轻链)组成。α链:HLAⅠ类基因编码,45kD,跨膜分子,三个结构域:ααα123β2m:第15号染色体的非HLA基因编码,12kD分4个区:①多肽结合区:由α链的α﹑α肽段组成抗原结合槽12,是抗原肽结合部位。②Ig样区:α是CD8分子识别结合部位;β以非32-m共价健与α结合维持分子构型稳定性。3③跨膜区:将Ⅰ类分子锚定在胞膜上,固定作用。④胞浆区:与细胞

7、骨架相连,与细胞内外信号传递有关。分布: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成熟红细胞一般不表达Ⅰ类抗原。(二)HLAⅡ类抗原分子结构与分布由α链(35kD)与β(28kD)链组成的异二聚体,Ⅱ类(DP、DQ、DR)基因编码均具有多态性。①多肽结合区:由α1与β1组成,抗原肽结合部位。②Ig样区:由α2与β2组成,β2是CD4分子识别结合部位。③跨膜区固定分子。④胞浆区传递细胞内外的信息。分布:主要表达于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激活的T细胞表面。(三)抗原肽与MHC一、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础锚定位:抗原肽

8、与MHC分子凹槽(抗原结合槽)相结合的特定部位。(从洗脱下来的抗原肽的一级结构来看,一般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锚定位。)锚定残基(anc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