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柱结构设计要点

异形柱结构设计要点

ID:27063970

大小:26.1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30

异形柱结构设计要点_第1页
异形柱结构设计要点_第2页
异形柱结构设计要点_第3页
异形柱结构设计要点_第4页
异形柱结构设计要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异形柱结构设计要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异形柱结构设计要点(2011-06-1413:00:33)标签:梁宽天津异形截面框架柱房产分类:建筑设计一、异形柱结构体系异形柱结构体系是指采用轻质填充墙及隔墙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及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柱肢的截面高度与柱肢宽度的比值在2-4,相对于正方形与矩形柱而言是异形的柱子。它包括异形柱框架和异形柱框架剪力墙,常用的有“L”型、“T”型、“十”字型。一、异形柱结构特点1、由于截面的这种特殊性,使得墙肢平面内外两个方向刚度对比相差较大,导致各向刚度不一致,其各向承载能力也有较大差异;

2、2、对于长柱(H/h>4)可以不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控制轴压比较小时,受力明确,变形能力较好。而对短柱(H/h<4),剪切变形占有相当比例,构件变形能力下降。异形柱通常在短柱范围,且属薄壁构件,即使发生延性的弯曲形破坏,也因截面曲率M/EI或εcu/χ(εcu为砼的极限压应变,χ为截面受压区高度)较小,使弯曲变形性能有限,延性较差;3、异形柱由于是多肢的,其剪切中心往往在平面范围之外,受力时要靠各柱肢交点处核心砼协调变形和内力,这种变形协调使各柱肢内存在相当大的翘曲应力和剪应力,而该剪应力的存在,使

3、柱肢易先出现裂缝,也使得各肢的核心砼处于三向剪力状态,它使得异形柱较普通截面柱变形能力低,脆性破坏明显;4、特别是异形柱不同于矩形柱,它存在着单纯翼缘柱肢受压的情况,其延性更差。由国内外大量的试验资料和理论分析[2],异形柱的破坏形态为:弯曲破坏、小偏压破坏、压剪破坏等,影响其破坏形态的因素有:荷载角、轴压比、柱净高与截面肢长比(剪跨比),配箍率以及箍筋间距S与纵筋直径D的比值等。由于其受力性能的复杂,设计中必须通过可靠的计算和必要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其强度和延性。二、异形柱结构适用条件1、居住建筑(住

4、宅及宿舍);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0g及0.15g)和8度(0.20g,I、II、III类场地);3、柱网尺寸不宜大于6.6m;4、房屋总高度的限制。三、异形柱结构的平面布置:1、在异形柱结构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2、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小扭转效应的不利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分别不宜大于该楼层两端相应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两端相应平均值的1.4倍。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

5、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不应大于0.85。3、异形柱框架结构和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均应设计成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4、异形柱结构的框架纵横柱网轴线宜对齐拉通;异形柱肢截面厚度中线与梁及剪力墙中线宜对齐重合。5、异形柱结构不应用于单跨框架结构。四、异形柱结构的竖向布置:1、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2、异形柱结构的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分布,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5%,或其上相邻三层刚度平均值的85%。3、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5%,不应小

6、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0%。4、异形柱框架不应采用楼层错层的设计方案。5、异形柱不宜在楼层半层处单面设置挑梁。五、异形柱结构应按下列原则考虑地震作用:1、抗侧力结构正交布置时,应允许在结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3、质量与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六、异形柱结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下列地震作用计算

7、方法:1、异形柱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当质量和刚度不对称、不均匀时应采用考虑扭转耦联振动影响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2、高度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猪,且质量与刚度沿高度分布较均匀的异形柱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七、异形柱结构构造做法:1、异形柱截面各肢肢高与肢厚之比不应大于4,且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2、框架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5)Lb确定(Lb为计算跨度),且不应小于400mm.梁的截面宽度Bb不宜小于1/4Hb及200mm。3、异形柱的混凝土强度等

8、级不小于C25和不大于C50,这是由于异形柱截面尺寸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C25的话可能达不到其与钢筋之间保证粘结的要求。强度等级为C50以上的异形柱构件及结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还不足以行成编制规程条文的基础,所以这次规程未列入。4、异形柱截面上受力纵筋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试验和模拟计算表明这些位置上的纵筋均发挥大的作用,特别是当轴压较大时处于各肢内折角处的纵筋的作用不容忽视,一定要作为受力筋处理。      5、异形柱结构框架梁截面高度抗震设计时不应小于400mm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