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

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

ID:2706532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30

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_第1页
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_第2页
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_第3页
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_第4页
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霍山石斛的研究概况【摘要】霍山石斛是安徽道地药材之一,主产于安徽霍山县,一直处于濒危状态,很难找到野生状态的霍山石斛。对霍山石斛较深入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本文概述了霍山石斛的本草考证、生态学特性、鉴别研究、化学成分,无性繁殖等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霍山石斛;本草考证;生态学特性;鉴别;化学成分;无性繁殖霍山石斛为兰科植物DendrobiumhuoshanenseTangetCheng的新鲜或干燥茎,具有益精强阴,生精止渴,养胃清热之功效。自然分布区相当狭窄,仅限于大别山的安徽霍山、金寨,湖北英山等县及河南南召

2、等地,是石斛属唯一分布局限于长江以北的种[1]。霍山石斛是安徽道地药材之一,主产于安徽霍山县,一直处于濒危状态,很难找到野生状态下的霍山石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学者就展开对它的研究。现对霍山石斛的本草考证、生态学特性、鉴别研究、化学成份及活性成份分布规律、无性繁殖等研究概况进行综述。1本草考证刘守金[2]对霍山石斛进行本草考证,指出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TangetCheng与《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霍山石斛一致,同时指出霍山石斛DendrobiumhuoshanenseTange

3、tCheng为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高2.5~7.5cm,数株丛生成团,茎直立或略有弯曲,形似蚱蜢髀,肉质嚼之粘牙;单叶互生叶梢紧抱茎,通常2~3片叶生于茎端,叶长卵状披针形,长约2~3cm,宽0.5~0.7cm,总状花序集生于枝端或单花,淡黄色。2生态学特性2.1生长环境[3、4]霍山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250~1200m的傍水岩石上或附生树上,常在通风较好的西北,东北向的阴坡潮湿的石壁上或有瀑布的悬崖石上,多为瀑布落下水潭激起的水雾随风上飘的环境。常与藓类和地衣等形成小群落,生长环境中要有根生菌存在。喜温暖,阴凉

4、的环境,年平均气温18~23℃之间,年降水量100~1200mm,空气相对湿度为80%以上为好,较耐寒,也较耐旱。在特别干旱的特殊环境下,茎上部的腋芽能萌发成苗,怕积水和阳光曝晒。2.2物候期[3、4]霍山石斛为多年生草本。茎一般生活期为3年,多采用无性繁殖。通常一枝母茎能发1~3个新苗。清明节前后,当温度在13~15℃时,二年生的茎的基部腋芽萌发形成幼苗。随着幼苗的生长,新茎上部发出2~3片新叶,新茎基部发出数条不定根,伸到苗床并逐渐长出白毛状物紧固石上。立秋后,当年形成的茎,根停止生长但是叶不落,其基部节中腋芽

5、显现,而二年生茎的顶端形成花芽,叶片全脱落。次年,上年形成的新茎基部腋芽在春季再长出新芽,而第3年茎在5月上旬,茎上部的花芽形成花1~3朵,淡黄略带绿色,肉质,有香气。蒴果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陆续成熟。2.3生长节律与生态因子关系蔡永萍[5]等指出霍山石斛新茎的生长集中在3月下旬~8月份,生长期150d左右,全年只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全年生长的年积温2070℃,生长最适温度为20℃[11]。霍山石斛生长光强一般为0.2×104~2.0×104Lx,不宜在光强大于4.0×104Lx的环境中生长[6]。3鉴别研究3.1

6、性状鉴别[4]鲜品茎长3~7cm,直径2.5~4.5mm,2~5节,节长0.5~0.9cm;4~5条丛生。叶互生,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2~3cm,宽5~7mm。花序顶生,直立,长近3cm,单花;总苞片2枚,苞片卵状,长3mm;花萼及花瓣均为淡黄色而略带绿色,唇瓣阔菱形,长与宽均约11mm,不明显三裂,裂片半圆形,在靠近侧裂片与中裂片交界处有淡黄色的斑;药帽扁球形。干者茎长约1.5~3.0cm,直径1.5~3.0mm,具2~5节,节间明显,节长0.5cm左右,节间具细密的纵皱纹,表面绿黄色或黄色。无臭,味

7、甘味咸,嚼之微有浆拈齿。传统上干品多加工为“枫斗”,形小而卷曲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1~2个螺纹。微带根(称龙头),茎末稍细(称凤尾),中身较粗,全体具细而密的纵皱纹。质坚硬,断面平坦。3.2显微鉴定[4]横切面:类圆形。表皮细胞1列,扁长方形,呈不规则波状,外被金黄色角质层。基本薄壁细胞呈椭圆形。维管束散在,略呈2~3轮排列,维管束周围薄壁细胞向四周放射状排列。韧皮部外侧纤维束较少,由1~2列纤维组成,呈帽状;木质部外侧无纤维或有1~2列纤维,导管有2~4个较大。淀粉粒少见。粉末:呈黄色。纤维多成束或散在,呈长菱

8、形,直径20~30μm,微木化,纹孔少见。纤维束周围的薄壁细胞有的含类圆形硅质块,且排成纵列。木纤维多成束,直径17~23μm,纹孔多见。木薄壁细胞呈类长方形或类方形,木化,垂周壁连珠状增厚,纹孔较密。导管为螺纹导管,直径20~35μm。草酸钙针晶束长约70~140μm。表皮细胞表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淀粉粒少见,直径5~10μm。根被细胞壁可见网状纹理。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