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探析

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探析

ID:2707500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探析_第1页
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探析_第2页
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探析_第3页
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探析_第4页
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曹文轩《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探析【摘要】文章探析我国儿童文学作者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中的苦难意识。他善于以儿童的视角来描绘苦难的童年,以女童葵花与少年青铜的苦难童年揭示了人类生存的本质状态;追寻《青铜葵花》中苦难意识的成因,体现作家所坚守的文学立场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中国4/vie  【关键词】曹文轩;《青铜葵花》;苦难意识  2016年4月,曹文轩获得了“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摘得该国际大奖,也是对曹文轩儿童文学创作的最好肯定。他善于以儿童视角来展现生活中最深重的“感动”,在其众多儿童小说中《青铜葵

2、花》独具特色,既展现恬静优美的自然风光,也“窥见”现实生活的苦难,呈现出对生活本身的意义与价值。  一、《青铜葵花》苦难意识的形态  小说《青铜葵花》讲述青铜和葵花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来自城市的女孩葵花随爸爸到大麦地,因爸爸发生意外而成了孤儿,在这里她认识了乡村男孩青铜,并被青铜一家收养,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一同经历着人生道路上的悲欢离合,在苦难中依旧保持着乐观坚强的品质,直到有一天葵花被强行带回城市。  曹文轩笔下的自然具有两面性,人们在享受其美的馈赠时,也需承受其“无情”面,葵花爸爸为了救起图纸而跌入水中

3、被淹死、大水将青铜家的房屋冲毁、三月蝗灾给青铜家乃至整个大麦地带来的灾难等情节,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潜在的关系,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是渺小的无可奈何的。曹文轩在表现物质环境造成的苦难时,也注重人物心灵的刻画。葵花七岁时成为一个孤儿,她承受着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痛苦。青铜因无法说话,几乎所有人都不理解他,孤独如影随形。这些苦难的经历,从侧面展现了人物心灵的变化与成长。  儿童文学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快感包括喜剧和悲剧快感“后者有些时候甚至比前者还要重要。”[1]“悲剧快感”指读者在阅读作品中对故事产生了强烈共鸣,使自

4、己内心的情感得到释放从而获得一种酣畅淋漓之感。青铜一家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挣扎,却从未绝望,一直在前行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方式奋斗着、抗争着。作者就这样在对青铜、葵花和嘎鱼等少年生活中发生的苦难描写中,通过主人公面对苦难的态度及其成长形象的塑造,在这种坚持中汲取力量,收获希望,使自己内心的情感得到净化,获得关于生活以及生命的启示。  二、《青铜葵花》中苦难意识的成因  《青铜葵花》对苦难的集中描绘展现了作家的“苦难阅读观”,这与作家的生命体验和艺术追求相关联。  作家作为文本的主观创造者,作品不可避免的会带有个人印记,受

5、到自身生命体验的影响。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之后经历了物质条件匮乏的“三大改造”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的饥荒年代和文革,这些年代是发展与动荡并存,人们基本生活无法得到保障,这些特殊的生活经历转化成作家深刻的生命体验。正是对“苦难”的亲身体验和记忆,才造就了潜藏在作者内心深处的“苦难意识”,自然而然反射到作品中,为此,让读者看到青铜一家由于贫困而导致家庭种种悲哀的发生,房屋被毁没钱新建、为了捱过饥荒奶奶卖掉戒指等,是经过作家的“情感加工”,融入了创作主体的生命体会之中的情节。  曹文轩强调“感

6、动”的力量,他在庞杂的儿童文学市场环境下,将“感动”视为文学的基础,为作品注入“感动”。“我以为人类当初之所以选择文学,就是因为文学能做‘感动’的文章”,[2]他让感动触动人心,牵发读者情绪,使其被深深打动并沉浸其中。葵花因没有灯而无法写作业,青铜想到可以抓萤火虫放进南瓜花里来做灯;葵花参加学校表演,缺一条银项链做点缀,青铜用芦苇管穿过冰棱为葵花做出了一条冰项链……这是孩子的智慧,朴实、认真,包含着满满的诚意与在乎,青铜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了生活中一个个困难,使苦难生活多了些惊喜,更添了份感动。葵花和青铜在艰苦的日子里

7、相互理解,彼此依赖。结尾处,葵花被带回城市,青铜每天独自坐在大河边的草垛上,望着葵花离开的方向,有一天竟模糊地喊出了“葵花”二字,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作者赋予了青铜固执又真挚的个性,在离别时、在青铜喊出葵花的那一刹那,这种情感的力量达到了至高点,而苦难也同时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读者在那声“葵花”中收获一丝慰藉,也为两个孩子间的友谊而打动。  曹文轩在苦难背后包蕴着一颗悲悯的心,以“感动”作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中心点,在感动中让读者发现善的力量、美的力量,感染读者,让读者体味作品的真正内涵。  三、《青铜葵花》中苦难

8、意识的价值与意义  从人类历史记载的开始,苦难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存在着。苦难的意义从本质来说,是让社会让整个人类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人的存在、生命的存在的本质意义。  1、培养读者面对苦难时的“优雅风度”  曹文轩借《青铜葵花》叙述了对“苦难”的看法,诉说了对孩子应如何看待“苦难”的美好希冀,“我们需要的是面对苦难时的那种处变不惊的优雅风度。”[3]优雅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