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ID:27082061

大小:2.44 MB

页数:54页

时间:2018-12-01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_第1页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_第2页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_第3页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_第4页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_第5页
资源描述:

《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受压构件概述受压构件在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破坏将导致整个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轴心受压承载力是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上限。先讨论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然后重点讨论单向偏心受压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N2.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由于施工制造误差、荷载位置的偏差、混凝土不均匀性等原因,往往存在一定的初始偏心距以恒载为主的等跨多层房屋内柱、桁架中的受压腹杆等,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可近似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在实际结构中,理想的轴心受压构件是不存在的2.1轴压构件性能BehaviorofAxialCompressiveMember变形条件:物理关系:平衡条件:00.0010.002100200300

2、40050020406080100scssescfy=540MPafy=230MPa2.2受压构件中钢筋的作用纵筋的作用(1)协助混凝土受压,减小截面面积;(2)当柱偏心受压时,承担弯矩产生的拉力;(3)减小持续压应力下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影响。实验表明,收缩和徐变能把柱截面中的压力由混凝土向钢筋转移,从而使钢筋压应力不断增长。压应力的增长幅度随配筋率的减小而增大,如果不给配筋率规定一个下限,钢筋中的压应力就可能在持续使用荷载下增长到屈服应力水准。箍筋的作用(1)与纵筋形成骨架,便于施工;(2)防止纵筋的压屈;(3)对核心混凝土形成约束,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加构件的延性。稳定系数稳定系数

3、j主要与柱的长细比l0/b有关折减系数0.9是考虑初始偏心的影响,以及主要承受恒载作用的轴压受压柱的可靠性。2.3普通箍筋轴压柱正截面承载力轴心受压短柱轴心受压长柱当纵筋配筋率大于3%时,A中应扣除纵筋截面的面积。L0为柱的计算高度;b为矩形截面短边尺寸;2.4螺旋箍筋轴压柱正截面承载力混凝土圆柱体三向受压状态的纵向抗压强度螺旋箍筋柱与普通箍筋柱力-位移曲线的比较达到极限状态时(保护层已剥落,不考虑)螺旋箍筋对承载力的影响系数a,当fcu,k≤50N/mm2时,取a=2.0;当fcu,k=80N/mm2时,取a=1.7,其间直线插值。螺旋箍筋换算成相当的纵筋面积采用螺旋箍筋可有效提高柱的轴

4、心受压承载力。但配置过多,极限承载力提高过大,则会在远未达到极限承载力之前保护层剥落,从而影响正常使用。《规范》规定:(1)按螺旋箍筋计算的承载力不应大于按普通箍筋柱受压承载力的50%;(2)对长细比过大柱,由于纵向弯曲变形较大,截面不是全部受压,螺旋箍筋的约束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因此,对长细比l0/d大于12的柱不考虑螺旋箍筋的约束作用;(3)螺旋箍筋的约束效果与其截面面积Ass1和间距S有关,为保证约束效果,螺旋箍筋的换算面积Ass0不得小于全部纵筋A's面积的25%;(4)螺旋箍筋的间距S不应大于dcor/5,且不大于80mm,同时为方便施工,S也不应小于40mm。螺旋箍筋柱限制条件

5、3.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偏压构件破坏特征受拉破坏tensilefailure受压破坏compressivefailure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与偏心距e0和纵筋配筋率有关M较大,N较小偏心距e0较大3.1大偏心破坏的特征截面受拉侧混凝土较早出现裂缝,受拉钢筋的应力随荷载增加发展较快,首先达到屈服;此后裂缝迅速开展,受压区高度减小;最后,受压侧钢筋A's受压屈服,压区混凝土压碎而达到破坏。这种破坏具有明显预兆,变形能力较大,破坏特征与配有受压钢筋的适筋梁相似,属于塑性破坏,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受拉侧钢筋。形成这种破坏的条件是:偏心距e0较大,且受拉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合适,通常称为大偏心受压

6、。大偏心受拉破坏特点⑴当相对偏心距e0/h0较小⑵或虽然相对偏心距e0/h0较大,但受拉侧纵向钢筋配置较多时3.2小偏心破坏的特征截面受压一侧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较大,而另一侧钢筋的应力较小,可能受拉也可能受压;截面最后是由于受压区混凝土首先压碎而达到破坏,受拉侧钢筋未达到屈服;承载力主要取决于压区混凝土和受压侧钢筋,破坏时受压区高度较大,破坏突然,属于脆性破坏。小偏压构件在设计中应予避免;当偏心距较小或受拉钢筋配置过多时易发生小偏压破坏,因偏心距较小,故通常称为小偏心受压。小偏心受压破坏特点大、小偏心破坏的共同点是受压钢筋均可以屈服大、小偏心破坏的本质界限界限状态定义为:当受拉钢筋刚好屈服

7、时,受压区混凝土边缘同时达到极限压应变的状态。此时的相对受压区高度成为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与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界限情况类似。受拉破坏(大偏心受压)受压破坏(小偏心受压)平衡方程3.3正截面计算的基本假定平截面假定;构件正截面受弯后仍保持为平面;不考虑拉区混凝土的贡献;受压区混凝土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等效矩形应力图的强度为a1fc,等效矩形应力图的高度与中和轴高度的比值为b1;当截面受压区高度满足时,受压钢筋可以屈服。受拉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