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

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

ID:27151372

大小:6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1

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_第1页
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_第2页
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_第3页
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_第4页
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摘要: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实践能力培养意识淡薄。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实践组织形式松散等等,针对这些不足,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全面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关键词:师范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高等师范教育要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与教育发展需要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师资,特别是培养实践能力强,过渡适应期短,毕业后能较快地与一线教育教学接轨的教师,已成为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工作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教师不仅要有很好的知识结构,

2、而且要有很好的能力结构;不仅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还要有较高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对教育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通过考察我国现行的高等师范教育,可以发现高师院校在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组织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培养高师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己经成为一个紧要和迫切的问题。一、高等师范教育中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师范教育意识淡化,实践能力培养欠缺随着近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很多原来专门的师范类院校已经升级为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师范教育特色不再突出,一味模仿综

3、合性大学的办学范式而淡化了师范性。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中心地位而忽视了实践性。学校偏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或者把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知识教学的附庸。把教育实践仅仅作为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过程,教育实践的目的是消化理论知识,除此以外别无其他;而学生为了考试成绩而学习,忽视了对实践技能的训练。因为理论知识是一种客观的、普适的和确证的东西,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明确、有章可循而又容易操作的,所以无论教与学两方面都愿意把专业知识放到优先

4、的位置,使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压制和排挤。这样,高师生只是满足了教师岗位中的学历角色要求,而教师专业化发展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重视,学术性和师范性之间的平衡度没有掌握好。而且,师范院校忽视了对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目标定位下,大部分高师毕业生要想真正胜任教师角色,还需要在工作后磨炼很长时间。(二)课程结构失衡。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许多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从总体上来说仍然延续传统的架构,整个教学计划的安排主要围绕专业来进行,在课程的设置上以学科为主,强调学科之间纵向的系统性、关

5、联性和整体性,并逐步衔接深入。课程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组织教学内容,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这种以专业为中心,以学科课程为主要特色的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导致课程结构失衡。其主要表现是,重理论课程轻实践课程,重必修课程轻选修课程,重学科课程轻综合课程。总之,现有的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学科知识传授的系统性,忽视了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教育理论课程是培养高师生教育实践能力的核心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看,理应有完整、特殊的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但如今,除了几所重点高师院校的教育类课程正在进行探索性实验外,许多师范院校仍沿袭以

6、前的教育体系,除多设了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课程以外,其他专业课程几乎与综合性大学没有什么区别。缺乏教育科学研宄方法、教育评价、现代课程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实验等现代教师迫切需要学习的课程。并且,开设的课程内容陈旧。重理论而轻应用,缺乏开放性与弹性,课程内容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敏感性不高,新的信息相对缺乏。(三)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教育实践时间过短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虽然各级师范院校都加大了教育实践的经费投入,并积极建立、建设教育实践基地(主要为中小学),但是,相比于大量需求而言,教

7、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还远远不能满足高师生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首先,教育实践基地的数量不足。长期、稳定、系统的接待高师生参加教育实践的单位相对较少,零散的接受单位居多。这其中存在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学校自身对实习基地的建立和发展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可利用的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第二,社会支持的力度不够,一些学校想要与之建立实习合作关系的单位不予支持,导致一些实习基地难以建立;其次,教育实践基地的支持度不高,效果不佳。高师院校与实习学校的合作形式松散,缺少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从而使实践过程得不到有效实

8、施。有些学校基于保持课程连贯性和教学计划的考虑接待教育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很大程度地压缩了实习学生参与一线工作的时间。因此,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和落实相关配套机制显得十分重要。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滞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过短,通常为6周左右,时间过短就无法使教育实习的内容充分展开,只能限于课堂教学工作,窄化为教学实习。而班级管理、教育科研、教育调查等许多活动基本上都被忽视或流于形式,没有真正产生实效。(四)教育实习组织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