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节人口空间变化

二节人口空间变化

ID:27176064

大小:403.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1

二节人口空间变化_第1页
二节人口空间变化_第2页
二节人口空间变化_第3页
二节人口空间变化_第4页
二节人口空间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节人口空间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第1课时)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许多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时世界各国都伸出援手,许多的孤儿都被送到山东去学习,以后等家园重建完成才会返回。请问:各国的救援人员和这些孤儿属于人口迁移吗?新课导入:1、概念: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      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人口迁移的必备条件:居住地要发生改变时间要长期或者永久(大约1年以上)要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一、人口的迁移3、人口迁移的分类(1)国际人口迁移(2)国内人口迁移①、概念: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的迁移活动(1)国际人口迁移19世纪前二战后②、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

2、移特点: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由旧大陆迁往新大陆19世纪前的国际人口迁移影响: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特点: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   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以务工   和经商为主。二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影响:对迁入地和迁出地都有着重大的影响。①、概念: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民的现象。(2)国内人口迁移古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②、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特点:受天灾人祸的影响,深受统治者及其行   政力量的束缚。古代的国内人口迁移特点:国家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由东部迁   往西

3、部和东北部,支持边疆的开发建设。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   理制度特点:受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人口主要   从经济较落后的迁往较发达的地区,以   务工和经商为主。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表现: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   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   达地区,并出现路大规模的“民   工潮”。AA2A1BB1CC1C21、A、B、C表示三个不同的地区,箭头表示人口的移动方向。以下哪几种人口流动方式属于人口迁移?A1A2B1C1C2A1C1A24、人口迁移的运用2、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A、外出度假、旅游,

4、上街购物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4、人口迁移的运用3、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哪些是国内迁移()A、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B、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C、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D、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4、人口迁移的运用4、从迁移方向看,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农村→农村B、农村→城市C、城市→农村D、城市→城市4、人口迁移分类的运用5、关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国家组织

5、的B、人口流动主要是政治性迁移C、人口流动主要是由小城市到大城市D、人口流动主要是由经济因素引发的自发性迁移2、试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拓展探究:1、从全球来看,人口增长只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但对一个地区来说,人口迁移和出生、死亡一样,也是人口变动的重要因素。人口迁移与出生、死亡一起,共同决定一个地区的人口规模、增长速度、人口结构等。试分析人口迁移对一个地区人口变动的影响与出生率、死亡率对人口变动的影响有何不同?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