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监测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监测

ID:27192170

大小:6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监测_第1页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监测_第2页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监测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监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监测黄岱斌江敏霞(汕头大学医学院广东汕头515031)【摘要】目的:了解木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以便更好地落实消毒管理办法。方法:对木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内空气、无菌物品存放架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灭菌细菌培养等项目进行了监测。结果2009〜2011年合格率分别为:无菌间室内空气、包装间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灭菌包细菌培养的合格率分别为94.7%、89.5%、100%、100%、100%、99.8%。结论木院消毒质量总体高,总体水平优于广东省(省

2、市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2007-2009)总体水平,但其中室内空气消毒质量稍差,应提高空气方面消毒意识,切实提高消毒工作质量。【关键词】消毒灭菌医院消毒质量监测【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382-01医院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做好消毒灭菌工作是临床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的保证。通过了解木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消毒质量的整体状况,找出薄弱环节,以便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指导,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和管理水平,现对2009-2011年连续3年的监测

3、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方法1.1采样和检测方法参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和规范规定的方法和标准,实施现场釆样和实验室检测,对结果作出判定,采样均在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前进行。灭菌医疗用品在存放有效期内采样。室内空气用9cm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平板,布放到规定的釆样部位,自然沉降5min采样,培养检测细菌总数和溶血性链球菌。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采用无菌棉拭沾湿采样液,在规定的部位作涂抹采样。将采样的棉拭头按无菌操作剪入装冇10ml洗脱液的试管内

4、.经过充分震荡洗脱,取洗脱液接种培养,进行活菌计数,检测细菌总数和致病菌。生物监测采用3M公司的标准测试包进行监控,将测试包置于火菌柜下层排气口上方靠近枳门处,其他包正常摆放,火菌完毕取出该生物指示剂,挤破内含的安瓿与一支对照管一起放于56°C专用培养箱内培养48h后观察结果,所有包内火菌的指示管培养液均没有变色,同时对照管内培养液变成黄色,即可判定合格[1】。无菌物品采用无菌检验技术和要求作无菌检验。1.2评价标准依照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规定的标准对医院消毒质量作出判定。室内空气细菌总数按照II、I

5、II类环境分别、≤200cfu/m3、≤500cfu/m3,均不得检出溶血性链球菌。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细菌总数按II类环境≤5cfu/cm2,均不得检出致病菌。无菌物品不得存菌生长。2结果3年共采样1383份,合格1383份,2009〜2011年合格率分别为:无菌室内空气、包装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压力蒸汽火菌器生物监测、火菌包细菌培养的合格率分别为94.7%、89.5%、100%、100%、100%、99.8%。(见表1)表1消毒质量检测结果3讨论通过对监测对象6大项0的监测,显示本消毒供应中

6、心近3年(2009-2011)消毒质量总体情况较好,本次监测结果显示,本供应中心消毒质量总体水平优于广东省(省市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2007-2009)总体水平[2],说明本供应中心消毒质量在各级部门的重视下处于良好的状态。但无菌间空气2011年、包装室内空气2010年合格率均在90%以下,本院采用的是循环风紫外线静电吸附式动态空气消毒器,这类消毒器采用静电吸附原理,加以过滤系统,高强度紫外线辐射装置,能有效地洁浄空气中的灰尘,并杀火致病微生物。分析4次(共33个培养基)空气培养不合格可能为培养吋冇人员走动冇关,提示做培养

7、操作吋,应在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lOmin后进行采样。无菌物品存放架均严格规范,每天以75%洒精擦拭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合格率在连续3年均为100%o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合格率在连续3年均为100%,说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很强,手卫生的依从性高,均能严格按照五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另外本院于2011配备了洗手用品及手消毒用品等手卫生的设施,这对于手的消毒合格率也冇积极意义。关键监测对象情况:压力蒸汽火菌器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表明消毒员均严格执行WS310.2标准,严格执行对蒸汽火菌的电源、水源、压缩空气

8、等设备的运行及工作过程的监测。火菌包细菌培养为99.8%,三年共抽检火菌包775个,其中一个不合格,原因可能是后期存放不当造成。压力蒸汽火菌器生物监测合格率及火菌包细菌培养两者监测水平接近国际通行火菌保证水平(合格率为99-9999%即10-6)。参考文献[1】梁翠娟,许秋宁,潘桂娥,压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