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妈妈班讲义

小儿推拿妈妈班讲义

ID:27194687

大小:389.81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8-12-01

小儿推拿妈妈班讲义_第1页
小儿推拿妈妈班讲义_第2页
小儿推拿妈妈班讲义_第3页
小儿推拿妈妈班讲义_第4页
小儿推拿妈妈班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推拿妈妈班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儿推拿妈妈班讲义西安邦尼康小儿推拿健康中心小儿推拿基本知识一、基本理论: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主要手段以防治儿科疾病为目的的方法称之为小儿按摩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效果好、费用低。对新生的疾病、小儿内、外、伤科、神经科及局部感染等疾病均可采用按摩手法治疗。二、发展概况小儿推拿的特点有:①在经穴方面提出了五指经穴通联的观点。②有适应于推拿特点的穴位,这些穴位大多集中于头面及上肢部,且穴位不仅是点状,也有线状和面状。如前臂的三关穴和六腑穴都是线状穴,而指面部的脾土、肺金、心火、肝木、肾水诸穴皆为面状穴。特定穴位的点

2、、线、面状和分布特色,更能反映推拿手法治病为主的特点。二、发展概况:③诊断中发展了腹诊法,治疗上很重视归经施治和五行生克的基本法则。④在推拿手法方面,强调以轻柔着实为主,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适达病所,形成了“按摩掐揉推运搓摇”小儿推拿八法为主的一整套小儿推拿手法和复式操作法。三、特点及适应症:小儿推拿调理范围比较广泛:小儿瘫痪语言障碍斜颈、斜视泄泻、呕吐、疳积、便秘、脱肛、发热、咳喘、惊风、遗尿等证。四、禁忌症:1.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疮等,局部不宜按摩。2.某些急性感染性,如蜂窝组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3.恶性肿瘤,骨折,脱位

3、等。五、推拿的准备:1.操作者应修剪指甲,长短适宜,以免在操作过程中损伤小儿皮肤。2.操作者应双手清洁,温度适宜。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操作者的双手要保持一定的温度方可操作,避免引起小儿不适,进而拒绝治疗。五、推拿的准备3.治疗室内的温度适宜,空气新鲜。4.根据小儿的不同情况及病症的不同类型可选备介质。重视膏摩的应用和使用葱汁、姜汁、滑石粉等介质进行推拿,这样既可保护娇嫩皮肤不致擦破,又增强手法的治疗作用。六、推拿注意事项:1.辩证准确,选穴适宜,手法细致精细。2.在有利于手法操作的前提下,尽量使小儿体位舒适。如坐位、站立位、母抱位、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等

4、。一般2岁以下的小儿可由他人抱着,2岁以上的可自行采取舒适体位。六、推拿注意事项:3.小儿进食后不宜马上推拿腹部,推拿后半小时不宜进食,应尽量让小儿充分休息。4.推拿后应避风,特别是应用汗法以后,以免复感外邪。七、操作顺序:推拿时根据处方,按顺序依次操作,以免动作凌乱,或遗漏手法、穴位。在临床操作中,一是强调先头面、次上肢、次胸腹、次腰背、次下肢的操作程序;二是先主穴,后配穴;三是先刺激量小的穴位,后刺激量大的穴位。七、操作顺序:无论主穴配穴,凡是运用掐、拿、捏等强刺激的手法时,应尽量最后操作,以免小儿哭闹,不配合,影响操作及疗效。八、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推拿

5、手法是推拿术的基本功。若手法运用的好,就能达到“在体表推拿,体内有感应”所谓“外呼内应”的目的。总的要求是“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达到病所而已”推法:1.直推法:以拇指桡侧或指腹,或食、中二指指腹,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2.旋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顺时钟旋转推动。3.分推法:用两手拇指桡侧或指腹,或食、中指指腹自穴位向两旁分推。揉法:用拇指指端,或食指指端,或中指指端,或食中无名指指端,或用掌根,或大鱼际,紧紧附着于穴位上,作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旋转揉动,称揉法。可分别称.........掌根法:掌根法:揉法较旋推法用力大些,操作时压力轻揉而均匀

6、,手指不离开接触的皮肤,手指不是在表皮抚摩,而是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有左揉止吐,右揉止泻之说。按法:用指或掌根按压一定部位或穴位,由轻而重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指按法:手握空拳,伸直拇指,用拇指指端在选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向下按压。掐法:手握空拳,拇指伸直并紧贴于食指边缘,拇指甲垂直用力,按压重刺为掐法。掐法是刺激手法,为治重病或急病时常用的手法之一。掐时要逐渐用力,达深透为度。掐时要发力于腕,运气于指,贯气于甲。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掐后要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之感,捏法:捏穴法:用拇指指端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用拇指与食、

7、中两指,三指以指端夹住皮肤,同时用力提捏,在局部交替捻动,直至皮肤发红。谓之捏穴法。捏脊法:以拇指指面与食、中二指指面相对用力,由尾部向颈部轻轻提捏皮肤。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屈曲,用食指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指端前按,拇、食指同时用力提起皮肤,双手交替向前捻动,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地随捏,随拿,随起,随放,能治疗多种疾病,称捏脊疗法。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和提用力大小要适宜,且不可拧转。捏的太紧,不易向前捻动,捏少了,则不易提起皮肤。捻动向前时,须作直线前进,不可歪斜。年幼婴儿用捏法一为宜。摩法:用手掌面或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附贴在一

8、定部位或穴位上,随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钟或逆时钟方向,环形移动摩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