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之点火系起动系电源系

发动机之点火系起动系电源系

ID:27230513

大小:904.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01

发动机之点火系起动系电源系_第1页
发动机之点火系起动系电源系_第2页
发动机之点火系起动系电源系_第3页
发动机之点火系起动系电源系_第4页
发动机之点火系起动系电源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动机之点火系起动系电源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点火系统功用点火系将电源的低电压12V或24V变成高电压(一般为15~20KV),再按照发动机点火顺序轮流送至各气缸,点燃压缩混合气适应发动机工况和使用条件的变化,自动调节点火时刻,实现可靠而准确的点火点火系统分类传统点火系统(蓄电池点火系统) 半导体电子点火系统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传统点火系统(蓄电池点火系统)点火提前角控制最佳点火提前角最佳点火提前角:保证动力性、经济性最佳,排放污染最小最佳点火提前角:最高压力在上止点后10~15º,机械功(阴影)最多半导体电子点火系统磁脉冲式无触点点火装置霍尔效应式无触点点

2、火装置磁脉冲式无触点点火装置1.组成2.磁脉冲式传感器3.工作原理(1)低压回路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初级线圈→三极管VT5的集电极→发射极→搭铁→蓄电池负极(2)高压回路次级线圈→电阻R8→蓄电池正极→蓄电池→搭铁→火花塞侧电极→火花塞中心电极→高压线→配电器→次级线圈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微机控制点火系统的主要构成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工作原理ECU:确定最佳点火提前角和点火线圈初级闭合角(通电时间)各传感器信号点火器点火线圈火花塞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主要优点在各种工况下,可自动获得最佳的点火提前角,使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

3、性、排放性及稳定性均处于最佳。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均可对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通电时间和电流进行控制,不仅提高了点火的可靠性,而且可有效地减少电能消耗,防止点火线圈烧损。采用爆燃控制功能后,可使点火提前角控制在爆燃的临界状态,以此获得最佳的燃烧过程。有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一、发动机起动方法1.起动发动机需要用外力转动曲轴,直到气缸内能形成可燃混合气并着火燃烧,才能自动进行工作循环,转入工作状态2.起动过程发动机从静止到转入工作状态的全过程3.起动装置完成起动过程所需要的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辅助装置4.起动阻力包括摩擦阻

4、力、压缩阻力、零件加速运动的惯性阻力。5.起动时间由起动到自行运转所需时间,电起动<5s、间隔15s,人力起动<30s。6.起动转速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起动时,必须的最低转速,柴油机100~300r/min、汽油机50~70r/min。7.起动方法:人力起动:手摇转动飞轮,小功率机采用电起动:蓄电池为电源、串激直流电机柴油机用汽油机起动:用于大功率柴油机的起动压缩空气起动:将高压空气按工作顺序送入气缸推动活塞而驱动曲轴旋转二、附加继电器控制起动(1)起动开关接通启动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闭合吸引线圈和保护线圈:电路

5、由启动继电器接通,产生磁场方向一致,活动铁芯左移: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活动铁芯左移通过拨叉带动驱动齿轮右移接触盘接通电机开关:活动铁芯左移使接触盘接通电机开关接线柱,启动机主电流电路接通,启动发动机起动过程(2)起动开关断开启动继电器:线圈断电,触点断开吸引线圈和保护线圈:电路由电机开关接通,产生磁场方向相反相互消弱,活动铁芯退回原位:驱动齿轮与飞轮分离:活动铁芯左移通过拨叉带动驱动齿轮右移接触盘断开电机开关:流切断启动机电路发动机电源系发动机电源组成1.组成由蓄电池、发电机和调节器组成蓄电池和发电机是并联连接

6、配合工作2.工作情况蓄电池:发动机起动或低速运行时,向起动机、点火系及其它用电设备供电发电机:主要电源。汽车正常运转时,向除起动机外的全部用电设备供电,并向蓄电池供电用电设备用电量过大时:超过发电机的供电能力,由蓄电池和发电机共同供电3.蓄电池类型多用铅蓄电池,电源电压一般为12V4.发电机类型多用硅整流交流发电机5.发电机的电压调节器作用:发动机转速变化时,使发电机的端电压保持恒定类型:触点振动式电压调节器、晶体管电压调节器、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