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

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

ID:27261243

大小:1.07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2-01

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_第1页
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_第2页
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_第3页
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_第4页
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课程设计与指导:汪安泰黎双飞李荔2006年11月5日选课同学须知本课件仅供同学课前预习和实验参考。探索研究性实验全过程只需上交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以论文的格式撰写,具体格式见本课件内的模板。本实验报告成绩是动物学实验的期末考试成绩,评分标准见本课件。个人以后有准备考研或参加《挑战杯》比赛计划,且学习精力有余的同学,建议选择研究性项目。鼓励同学自己设计题目和实验方案。个人无上述打算,或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建议选择一般的探索性项目。参加本课程学习,需要付出较多的课外时间。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分析讨论的深度与成绩挂钩。提示: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计划必须认真细化。合作

2、伙伴的选择一定要认真,拒绝“搭便车者”。评分标准论文格式正确——5分内容有创新性和科学意义——10分实验数据完整性、重复性——30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整理——10文献资料综述(前言)——10对实验结果能进行科学分析和讨论——30小结、参考文献——5分抄袭文献者——F抄袭同学论文或被抄袭者——F动物学探索研究型实验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二、教学方式与辅导时间三、实验项目的参考内容四、实验方案设计提示五、石蜡切片技术六、显微数码摄影与数码图片处理七、生物图制作技巧八、论文格式与撰写技巧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目的培育自信;训练自主学习和拓展知识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为

3、提前参与科学研究活动打下基础。实验要求:2~4人一组。鼓励自己拟题。利用课外时间(双休日)自主管理、实施实验计划。实验结束后,每个项目组成员可以充分利用本小组的实验数据和资料信息;论文必须独立完成。二、教学方式与辅导时间(A)1、教学方式:本课程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因人而异。任课教师依据同学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上的差异,设计一批有一定难度梯度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探索研究性实验项目供同学们选择。2~5人一组,可自由选择实验合作者,容许跨实验班组合。鼓励自己拟题。教师在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传授基本的科研思路、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现代设备使用、实验室安全与维护、实验数据采集方法,实验

4、数据整理、文献查找与信息整理、数码显微镜图片的拍摄与数码图片编辑以及论文写作等。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双休日)自主管理、实施实验计划。教师课外分别辅导。各实验小组自己推选负责人,负责在课外组织实验方案的讨论和拟定、实验分工与实验协作以及资料查阅等。每个项目组成员可以充分利用小组的实验数据和资料信息,但论文必须独立完成。二、教学方式与辅导时间(B)2.同学实验时间与教师辅导答疑时间正常实验教学时间内,进行集中教学和辅导。周一~周五课外时间,包括晚上,接受学生咨询和实验项目问题的探讨。双休日,实验室对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同学开放,开放时间:8:00~21:00。同学自己安排实验时间。任课教师和研

5、究生在双休日轮流值班,对需要帮助的小组进行指导。值班时间:9:00~17:00。简单问题可电话咨询。12:30~14:00是教师午休时间。汪安泰老师办公室:S327,电话:26535432。黎双飞老师办公室:S328,电话:26535360。李荔老师办公室:S326,电话:26535286。三、实验项目参考内容(A)1、学习、掌握和利用石蜡切片技术,通过对二种动物或某种动物某一组织不同部位组织结构的比较,探索其组织功能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环境污染对动物表皮或器官的危害性分析。2、我国入侵动物的区系调查研究。3、淡水微型动物的种类、数量组成与淡水生态环境的关系。4、低等淡水无脊椎动物在

6、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5、深圳市鸟类资源调查。三、实验项目的参考内容(B)6、社会流浪动物的综合治理与利用的生物学研究。7、一些化妆品、水果饮料、商品直饮水、保健品对微型动物及其细胞和组织的影响。8、我国未知涡虫种类的分类学研究。9、水螅、涡虫的再生与形态形成模式的研究。10、利用水螅、涡虫、鱼类在监测水体有害化学品污染超标方面的技术研究。11、文山湖浮游动物资源。12、校园蚊子、蟑螂、老鼠、趋光性昆虫的防治研究。注:上述每项的题目都很大,是指某个研究方向或研究范围,不是具体的实验题目。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上述某一项,设计具体的实验题目、实验内容和实验计划。水螅的腔肠内都能进行细

7、胞外消化?水螅实验水螅的体色变化1实验:活染杆吻虫喂水螅—发现特殊行为……重复实验:发现反口孔、畸形触手。生理。3发现刺细胞在串微口涡虫体表。找涡虫,发现其它涡虫。发现触手在形态形成中的诱导和抑制作用。2发现畸形触手分化和转分化问题。1发现一种绿涡虫。为探索一些发育生物学的问题,发现AchR和NPY分布于体表,而不是存在于神经细胞内。发现水螅离体组织片的摄食行为1资料:内、外胚层细胞能相互迁移,实验之,失败。发现水螅的脱逃行为1水螅的特殊行为1位置值问题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