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笔记及试题库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笔记及试题库

ID:27277472

大小:79.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2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笔记及试题库_第1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笔记及试题库_第2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笔记及试题库_第3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笔记及试题库_第4页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笔记及试题库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笔记及试题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整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学习笔记和题库绪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本绪论重点内容提示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作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由列宁推进到新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以中国化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它的内涵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

2、的科学世界观,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因此,它是一个完备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2、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列宁在20世纪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的思想体系。它科学地回答了一系列新课题,在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民族殖民地问题、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新论断,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二、马克思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1、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社会历史

3、条件和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国等西欧国家。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1)社会历史条件可概括为三条:一是社会化大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当时,资本主义在西欧许多国家已经从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阶段跨入大机器工业阶段。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大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制度代替了手工工场制度,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二是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经济危机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从而提出了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

4、任务。三是工人运动的兴起。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发生了三大工人运动,即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起义;1836年——1848年英国宪章派开展的持续12年之久的宪章运动;1844年爆发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这三大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但也暴露了它的弱点,那就是缺乏先进思想理论的武装。正因为如此,迫切要求一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诞生和指导。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2)思想理论来源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专业知识分享WORD格式整理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

5、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吸收了前人和同时代人的思想材料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新理论。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活动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犹太律师的家庭。恩格斯1820年生于莱茵省巴门城,父亲是工厂主。1844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会见,由于思想一致从此结成友谊,开始共同创造他们的新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孕育和形成阶段,在实践中运用、检验和发展阶段,理论体系的完成阶段,恩格斯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阶段。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

6、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其中,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这两大发现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有三个基本的或者主要的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伟大变革马克思主义的问世,实现了人类思想史的伟大变革:一是马克思主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发展中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哲学对象上,马克思科学地确定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在哲学内容上,马克思主义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矛盾的

7、缺陷,建立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高度统一的科学体系;在哲学使命上,马克思主义把“改变世界”、使“世界革命化”视为根本任务,形成了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不断发展的哲学。特别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在整个世界史观上实现了变革”,这就是生产力是推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二是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学上以第二个伟大发现即以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实现了伟大变革:在研究对象上,首次把建立在生产力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

8、,运用历史主义方法,矛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