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汉代墓阙“角神”题材研究

川渝地区汉代墓阙“角神”题材研究

ID:27299210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川渝地区汉代墓阙“角神”题材研究_第1页
川渝地区汉代墓阙“角神”题材研究_第2页
川渝地区汉代墓阙“角神”题材研究_第3页
川渝地区汉代墓阙“角神”题材研究_第4页
川渝地区汉代墓阙“角神”题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川渝地区汉代墓阙“角神”题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川渝地区汉代墓阙“角神”题材研究【摘要】角神是川渝汉代墓阙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存汉阙均浮雕角神形象,且全部位于枋子层上。角神是与建筑结构息息相关的特殊的雕刻图像,它不仅用于装饰,还拥有与其它建筑构件相同的功能。细观汉阙角神,其形象或似力士,或似着衣官吏。那么它的来源是什么呢?川渝地区汉代墓阙枋子层上惯常雕刻的角神究竟有何用处?本文拟基于川渝墓阙这一汉代墓葬神道系统中的重要要素,对其上角神的形象、来源、功能等进行初步探究,以期求教诸位方家。【关键词】角神;墓阙;来源;功能一、川渝汉代墓阙上的角神角神的形象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兽形和人形。前者包括猴子和不知名兽类。绵阳杨氏阙、赵家村东无

2、铭阙、沈府君阙都有一种相似的形象:大猴手中抓一小猴,小猴或作向上攀援状,或伏于大猴的身边,有的还有两只小猴。邓家沱左右两石阙的角神形制基本相同,头部皆损,形似熊,同样的形象见于彭山双江崖墓。从左阙母阙枋子层左前角残留的身躯来看,角神呈半蹲状,双手支撑腿部。人形角神中有一种较为少见,为人身兽首,绵阳杨氏阙和沈府君阙枋子层右后角角神只能看出大致的形象,兽首额角有耳两只,沈府君阙人身兽首角神的左手还执盾一把。另外两种人形角神有着衣和裸身的区别,其中又有穿戴和姿势的不同,下面笔者将这两种人形角神特征以表的形式列出。着衣角神:裸身角神:二、角神的来源和功能角神的本来作用应是充当建筑构件的一部

3、分,替代转角檐椽或斗拱而出现。刘敦桢先生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谈到屋檐下一般会用一层向外出挑的斜面,斜面转角处的斜柱起到支撑檐枋的作用,而在斜柱上有时会浮雕人物,“这些做法仅见于阙和望楼,一般建筑很少看到”i。后来,工匠将这种做法借鉴到墓葬建筑中,除了墓阙,在乐山麻浩崖墓墓门转角处亦雕刻有与墓阙角神非常类似的形象。因此,角神既是墓阙建筑上不可缺少的构件,又具有一定的装饰意味,更重要的是,它出现在墓葬系统中,含义自另当别论。若着眼于统一的墓葬艺术系统,邓家沱左右两石阙上的熊形角神应与彭山双江崖墓的蹲熊拥有相似功能。《周礼•夏官•方相氏》中有记:“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心朱裳,执

4、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ii”可见熊是具有辟邪镇墓作用的吉祥之物。再看看角神所处的位置,都是位于枋子层四角,此层正中高浮雕铺首。前文已述铺首的作用主要是驱邪镇墓,由此推断,角神应该与其同。上表中沈府君阙左母阙和高颐阙枋子层左前角的角神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捧盾,高颐阙的右手还执一戈。这样的形象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以往在四川地区东汉墓墓门、石棺上发现的“门卒图”。关于墓门上捧盾拥彗人物身份的研究已有大量学者做过。《礼记•檀弓》有记:“君临臣丧,以巫祝桃令执戈。”注:“分,苕帚也,所以除秽。”iii《周礼•夏官•戎右》亦有相似记载。可见,持彗者当是趋祥辟邪的象征。捧盾者的作用应相当

5、。盾作为一种军事防御性武器,在文献中多有记载。汉代时期执盾的亭长被赋予了另一项职责,即防盗。《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东汉隐士逢萌起初被授予亭长官职,在接受前来迎见拜谒的人群时突发感慨“大丈夫安能为人役哉”,于是掷盾而去。李贤有注:“亭长主捕盗罪,故执盾也。”iv而在墓葬中最怕被盗走的应该就是墓主尸体。古人认为,人死后可尸解成仙V,而成仙的关键就是要保护好尸体不受恶鬼的侵害,捧盾者在现实社会担任防盗职能,到了墓中就有了防鬼镇墓之用。高颐阙一手拿盾一手执戈的角神亦当此用。从这二阙捧盾角神所处位置看,均位于枋子层左前角,面对恶鬼自然是首当其冲。再者,结合整个枋子层及其与阙身部位的关系来看

6、,执武器的门卒与铺首同层共存的情况在汉墓墓门上也有发现。应是具有双重辟邪镇墓功能的设想。此外,角神位于转角处,它与枋子层下阙身侧面的图像亦可组合起来观察,沈府君阙阙身右侧刻有一幅“青龙衔璧绶”,它与上方角神的位置关系也见于其他地区的画像砖石中。细观墓阙上穿衣角神的衣着,与其它汉墓墓门上捧盾执械的门卒基本相同,亦大部带有平顶帽,这应该是借鉴墓门上的亭长而来。还有一些穿衣角神或双手抚须,或抱鼓持捶,或肩手托枋,可能是亭长门卒的变体。那些裸体角神,基本都是以肩或手托举枋头的形象,笔者认为应更接近“力士”。三台令江崖墓“力士像”中,一裸体力士头部扁平,双腿作正面蹲踞状,双手托着上方斗拱。乐

7、山柿子湾52号墓前堂仿木结构斗拱上方亦刻有一力士。力士,是指力气大的人。《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vi。”《史记•魏公子列传》记侯生让自己的客屠朱亥随魏公子出使晋国时说“此人力士”vii。川渝地区汉代墓阙上的角神是在模仿各地汉墓墓门所雕刻的“门卒图”的基础上,加入了蹲熊、力士等元素,整体看来功能都是一致的,即是为墓主或阙主人看护尸体、辟邪镇墓。三、结论枋子层是汉代墓阙楼部结构的最下一层,除四隅角神外,枋子层的正背左右四面雕刻图像并不多,一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