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提问,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巧用提问,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ID:27315214

大小:6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巧用提问,构建高效数学课堂_第1页
巧用提问,构建高效数学课堂_第2页
巧用提问,构建高效数学课堂_第3页
巧用提问,构建高效数学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巧用提问,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用提问,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摘要】提问是课堂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良好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査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键词】数学课堂提问时机方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问得开窍,问得美妙,立足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要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实施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手段,是联系师生思维“同频共振”的纽带,是开泊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课堂教学提问

2、是一门学问,研宄它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学生思维过程的关键。提问是课堂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良好的课堂提问,不仪可以让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新颖奇妙的方式,生动简洁的语言,准确鲜明的巧提问,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学习。根据英、美教育专家潜心研宄发现,对于一个中等难度的数学问题,从教学提出问题到学生回答问题需要经过2—3分钟才能有一个必要的思维活动时间空空。这样,回答结果才具有反馈信息的价值。当前,在教师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问学生“是不是呀

3、”、“对不对呀”、“能不能呀”等,学生齐答了事,根本投动脑筋,从教学外表看,学生都参与了教学,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课堂结构比较紧凑,但教学效果很差。助长学生不深入思考、被动听课的不良习惯,失去了课堂提问的价值,对教学毫无作用;另一种教师提出问题后,立即叫学生起来回答,或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被问的学生没有经过一定的时间对所获信息进行调整加工处理,没有把握不愿回答,情绪紧张不敢回答,思维活动无法正常展开,而造成“问而不答,启而不发,所问非所答”的尴尬局面。这两种提问方式,严重地违反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违背了心理学原则,不可能让学生由问题引起思考,主动学习,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影

4、响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达不到课堂提问的目的。一般来说,课堂提问要力求做到:1、问题要冇针对性,提出的问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同吋也是学生的疑点。如在学习“二次函数图象变换”时,学生抓不住位置变换的实质,可设计以下几个提问:(1)将函数的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什么?(2)将函数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什么?(3)将函数的图象先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T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什么?(4)将函数的图象横坐标伸长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函数图象的解析式是什么?(5)将函数的图象纵坐标伸长原来的2倍(横坐标不变),所得函

5、数图象的解析式是什么?这样有的放矢的提问,诱导学生循序渐进,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体现强烈的目标意识和明确的思维方向,避免课堂上的随意、盲目、主观。2、问题要富有思考性和吸引力,要能引起学生思考,急于探宄的激情。如在学习直线性质后,提问“三条直线两两相交,它们的交点个数是几个?”这样设问,可引发学生辩论、争执,最后经过教师的点拨,加深了对直线性质的理解。3、问题要难易适度,使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解决。4、把握问题的时机,就是要问在当问之吋、当问之处和当问之人。课堂提问的方法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1、直问:即问“是什么?为什么?”2、逆问:即问“‘反之’是否成立。”如

6、在学习“函数的概念”后,可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集合A中的元素按照确定的对应关系,在集合B中有唯一元素与之对应,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2)集合A中的任一元素可否对应集合的的多个元素?(3)定义域、值域确定,函数是否确定?等等。提出?辦羊一个个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和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叫学生欲答不能,欲罢不忍,激发了听课兴趣。教师只要对一个问题精心设计,按问题发展顺序进行构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因势利导,就能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来,从而达到预期的冃的。【参考文献】[1]张利亚.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J].新校园(学习)[2]王静.浅谈高中数

7、学课堂设问的技巧[J].课程教育研宄(新教师教学)[3]陈孝飞.数学课堂屮提问技能的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