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

ID:27341610

大小:6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_第1页
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_第2页
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_第3页
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_第4页
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浅探(摘要)幼儿家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我们认为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尊重孩子的情感,这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引导孩子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才能使正常的教育生效。(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常常令我们深思。从我所在幼儿园中班年级的200多名幼儿情况看,一些幼儿一方面表现出聪明、伶侧、可爱的一面,另一方面乂表现山焦虑、冷漠或攻击性强的不良性格的一面。对幼儿的不良心理如不加强教育引导,就会影响到幼儿人格的正常发育,影响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1影响幼儿心理

2、发育的家庭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在幼儿园、家庭、社会三大环境中,家庭对幼儿心理养成的影响列居首位。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不少人只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和身体成长教育,但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必将影响到孩子的正常成长。1.1父母主观臆断,用成人的标准引导和教育孩子。一些做父母的,用“乖巧”要求孩子,不允许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疯玩”,剥夺孩子出错的权利,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天性。1.2狭小的生活空间限制了孩子的健康发育。孩子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超越了孩子的接受能力,所模仿的对象成人化。生活中的许多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把孩子局限在家庭的小天地里,结果,可供孩子模仿的对象只有成人,孩子每天看到

3、和听到的东丙大都超过他们木身的接受能力,最终促使孩子“成人化”。1.3人为加重幼儿的学习负荷,忽略了孩子天性。不少家长以培养“祌童”的要求对待孩子,让幼儿参加各种的培训班,练琴、作画,学这学那,结果是事与愿违,往往泯火了孩子的天性。2改进和加强幼儿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2.1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我体会到,教孩子“学会做人”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引导培养孩子养成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在幼儿心0中,家长是权威的象征,其言行对幼儿的影

4、响常常比课堂教育的作用更大。日常生活中,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吋吋刻刻被模仿,其立身处世的原则和行为是孩子品行养成的直接导向,这种模仿和行为引导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这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的关心指导越多,越有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一个充满关爱iL讲宄教育方式的家庭,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幼儿。2.2尊重孩子的情感,这是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家庭气氛会使孩子在思想、态度和一般行为中作出不同的反应。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到愉快和安全,他们的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发展;如果家里

5、整天吵吵闹闹,暴力不断,孩子常常处于提心吊胆,担惊受怕的环境中,就易产生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父母婚姻的破裂给孩子的心灵压上了本不该由他们这样的年龄承担的重负,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从近年来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情况看,其双亲离异的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的思考。即使一些婚姻较为稳定的家庭,由于父母对事业的追求不同、生活方式和态度不同,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等原因,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如冇的家长无视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对幼儿的“为什么”漠然不顾,对幼儿出现的“越轨”行为过分指责,都会影响幼儿的情绪,挫伤其求知的积极性。孩子的心灵需要用心呵护,孩子的成长离

6、不开正确的引导,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最为重要的是要遵循孩子心理成长的规律,尊重孩子的情感和权利。要以平常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既不苛刻又不溺爱;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在平和、稳定、充满爱心的环境中成长。2.3引导孩子消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拥有自信是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养成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确冇许多孩子存在着对自己缺乏信心,瞧不起自己,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无法赶上他人的自卑感。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会导致孩子沮丧、孤僻情绪,以至悲观、失望心理。那么,怎样使孩子克服自卑感呢?2.3.1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

7、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失吋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认为自己冇优点,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便会增强取得更大更好成缋的信心。2.3.2不要贬低孩子。孩子缺乏自信心往往是家长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的。我们冇些家长爱用成人或“神童”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达不到要求就以侮辱性的语言讽刺、嘲笑孩子,数落他的短处,故意贬低孩子。因此,要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感,家长首先要改变对孩子的看法,要用家长的信心去鼓舞孩子的信心。2.3.3不要滥贴“标签”。不管你的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