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适应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

ID:27376129

大小:227.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2-01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_第1页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_第2页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_第3页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_第4页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某高校数学系的小张进大学后,一直觉得学习压力很大,原来是上海市重点中学学生的她,忽然感觉以往的学习方式完全没有用了。觉得无助的小张有空就往家里跑,还哭哭啼啼了好几次。心急的母亲只好求助于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我的学习怎么了小张去年以较高成绩被武汉某高校录取。初入大学的小张,开始还很兴奋,结果一周后,就和室友因作息时间不同、难谈得来等问题闹了几次不愉快。次数多了,小张和室友的关系渐渐紧张。只要没课,小张就回到黄石家中,往返于两市之间,有时,一周甚至能达到3次。小张的母亲称,开始只是认为孩子是初入大学不适应,时间长了就会好起来。可现在开学

2、已近两周了,小张仍不愿去学校。他们离我很远一位女大学生从广西考了上海某大学,可是她对新环境极不适应,口音不习惯,生活也不习惯,周围又没有一个熟人。父母不停地打电话问她的情况,这位女生每次接电话都哭个不止。无奈的父母只得来到上海陪了她一个月。可父母刚走一个星期,她便偷偷地回到广西,主动退了学。人在异乡第一节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内容一、什么是大学新生心理适应二、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的主要内容第一节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任务一、什么是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初人大学的学生在大学生活的开始阶段需要在心理方面完成大学环境的改变而提出的任务。二、大学新生的主要适应内容1、生活环境的

3、适应2、现实的适应3、人际关系的适应4、自我的评价5、确立新的奋斗目标6、专业学习的适应7、城市化的适应生活环境的适应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所处地域环境的适应大学所特有生活方式的适应理想回归的适应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的适应未实现理想的适应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交往的期望值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待提高人际交往的途径多元化人际关系类型多样化人际冲突的可能性增多五成抑郁症患者缘于人际关系差据新华社报道:天津市一中心心理卫生医院对应诊的数百位抑郁症患者进行的分析表明,一半以上病人的抑郁心理是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造成的。专家表示,人们应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改

4、变认知和交往方式,使抑郁情绪获得改善。自我的评价定位自我评价的参照群体的变化大学生评价的标准的多样化确立新的奋斗目标目标对于行为的动力作用大学之初成为目标的真空时期专业学习的适应专业认知的明确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第二节大学生的心理调适一、必须了解大学的特点,通过了解才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新环境。1、大学生活的集体性和自理性。在同一个空间中生活需要具有包容心态度,同时又可以锻炼我们与人合作的能力。在生活中我们学习独立、决策的能力。2、大学学习的选择性和自觉性。大学的学习内容具有一定的自我选择的空间;大学需要培养学习的自觉性;3、课余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5、。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社会实践和活动是大学的重要学习内容;4、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广泛性。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的学习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内容、类型更加广泛;5、大学管理的“三自性”。学校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形式。二、正视和接受新生心理不适状态1、环境的变化产生心理的不适应是必然的;2、问题就是成长的机会;三、确立人生的新目标1952年7月4日,一个名叫弗罗伦丝•查德威克的34岁的妇女,她要游过英吉利海峡。那天雾很大,她连护送她的船几乎都看不见,海水温度很低,冻得她身体发抖,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了,千千万万人在电视

6、机前注视着她,她游了十五个小时,全身发抖麻木,她叫人拉她上船,她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般上对她喊:海岸很近了,但她朝海岸望去,什么也看不见。55分钟后终于上了船。她对记者说;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能看见陆地,也许我能坚持下来,两个月后,在一个没雾的天气里,她成功地游过了英吉利海峡。1、现实性原则。新生在适应阶段里所设定的目标应该是在个人能力和努力所及的范围之内,经过个人短期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这样新生才易于体验成就感,获得自信心。2、具体性原则。新生在设定目标时,应特别注重所定目标的微观与具体,而不应宏观和笼统3、阶梯性原则。按目标实现的难易程度、所需时间

7、的长短、对个人发展的缓急程度等多重因素作综合性规划、层次性安排、阶梯式布局四、学会宣泄情绪人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具体的表现如愤怒、焦急、抑郁,为防止长期被负性情绪所困扰,应及时、适度、合理地宣泄负性情绪,从而获得心理平衡、恢复积极的心境。情绪宣泄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1、情绪宣泄必须及时。在负性情绪产生后,应该及时进行宣泄情绪宣泄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2、情绪宣泄应该适度。指宣泄负性情绪情境的程度应该与负性情绪自身程度一致,过弱则没有达到宣泄效果,过强则易引起身心过度反应;情绪宣泄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3、情绪宣泄必须合理。是指宣泄情绪的方式、场合恰当,

8、因方式、场合的不当可能给本人或社会带来不良后果,而这些不良后果反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