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在支架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

双抗在支架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

ID:27421761

大小:69.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双抗在支架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_第1页
双抗在支架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_第2页
双抗在支架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_第3页
双抗在支架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抗在支架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抗在支架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杨茜贵州省清镇市中医医院,551400摘要:目的:探讨在支架术治疗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采取支架置入术治疗冠心病的患者中选出8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其中一组患者支架术后采取常规恢复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则在支架术后采取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作为研究组。在经过为期1年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76%(4/41),明显低于对比组26.84%(11/41);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

2、.24%(37/41),明显高于对比组70.73%(29/41)。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只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架术后采取双抗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改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术;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氯匹格雷;阿司匹林我国现代老龄化趋势正在加大,而这也就直接导致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传统的药物治疗己经无法满足现代患者的需求,因此国际医疗界推出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式治疗,其中以冠脉支架术应用较为广泛。但这种手术治疗后仍难以避免患者出现各类心血管不良事件,因此需采取合理的治疗进行辅助

3、,提高患者临床效果[1]。木文即是对支架术后双抗治疗的临床应用和效果进行研宄,具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木次研究对象是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幵展冠状动脉支架术的患者中选出的82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比组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患者的年龄从39岁至75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6.17±8.13)岁,患者原发性疾病病程从1年至13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29±1.33)年,其中合并高血糖的共11例、合并心脏病的共17例。研究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从37岁至77岁

4、不等,平均年龄为(57.03±8.09)岁,患者原发性疾病病程从3年至13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82&plUsmn;1.41)年,其中合并高血糖的共12例、合并心脏病的共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o1.2方法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1例。其中-•组患者支架术后采取常规恢复治疗,作为对比组;另外一组患者则在支架术后采取双重抗血小板治疗,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在支架术前均需要服用氯匹格雷和阿司匹林各300mg,然后开展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治疗,在手术结束后,对比组患者不再继续

5、服用双抗药物,仅采取常规恢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支架术后仍需要继续服用双抗药物进行为期1年的治疗,其中氯匹格雷每天服用75mg、阿司匹林则每天服用lOOmg,并同吋给予患者泮托拉唑进行消化道保护治疗,每天服用40mg即可[2]。在经过为期1年治疗后记录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临床疗效。1.3疗效判定标准采用影像学检测技术,对患者冠状动脉支架处血管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估,根据狭窄减少比率判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疗效显著患者狭窄减少率超过85%;治疗冇效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减少率在45%到84%之间;治疗无效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减少率低于4

6、4%。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n(%)来表示计数数据,并利用x2对数据进行检验,以P<0.05代表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将两组患者治疗数据进行整理,并制成如下表格:表一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表[n(%)]从上表当中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支架术后发生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手术是治疗现代人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采用经皮介入式治疗方法,利用支架将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内壁撑开,使得受血栓影响变

7、得狭窄的血管能够通过更多的血液。但是在治疗后,患者支架放置位置的血管内膜必然会受到支架材料的影响,发生增生性病变,导致血管二次狭窄的发生,影响了整体治疗效果。早期应用该疗法时采用的是金属支架,并且苏金属完全裸露在外,导致手术后6个月内产生血管内膜增生的几率高达30%左右,因此现代利用药物洗脱支架进行置入治疗,能够将二次狭窄率降低到10%左右,但这种材料容易导致支架内血栓的形成,同样影响着整体治疗效果[3】。因此,临床一般在术后采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弥补这一缺点,所选择的药物为阿司匹林、氯匹格雷、血小板糖蛋白抑制剂等多种药物。其中阿司匹

8、林能够冇效对血小板当中的环氧化酶进行抑制,进而切断花生四烯酸的转化途径,使得血小板活化或栓化过程受到抑制。氯匹格雷则属于腺苷二憐酸受体拮抗剂,苏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活性,继而降低血小板的凝聚能力,该药物虽然起效缓慢,但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