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加减治疗失眠

乌梅丸加减治疗失眠

ID:27533983

大小:6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4

乌梅丸加减治疗失眠_第1页
乌梅丸加减治疗失眠_第2页
乌梅丸加减治疗失眠_第3页
资源描述:

《乌梅丸加减治疗失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乌梅丸加减治疗失眠张伟王中琳(指导)(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级硕士研究生山东济南250014)【关键词】乌梅丸失眠经方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19-01王中琳教授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医执教20余年,注重中医理论的学习与临床的研究,坚持运用中医传统的方法结合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临证习用经方、善用经方,并在精读木草经典著作、熟谙药物性能的基础上巧妙加减药物,临证疗效显著,深得患者好评。王教授治疗失眠

2、独只心得,验案颇丰,现从其使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失眠角度试述之。失眠,乂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中医乂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可以表现为入睡网难、易醒,早醒,以及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由于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减少、睡眠质量无法保证,日间可出现多种不适感,如:瞌睡、乏力、心烦易怒、紧张不安、双目干涩、头昏头胀、耳•鸣等。乌梅丸首见于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第338条,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蜀椒、桂枝、人参、黄柏十味药物组成,主治蛔厥和久利证。后世医家在临

3、证中不断扩展运用木方,特别是现代,人们对乌梅丸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但多用于脾胃、肝胆、妇科系疾病。王教授临证中谨守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发现对于部分失眠患者,使用乌梅丸加减治之,颇为对证。现举验案2则:验案一:周某,女,35岁,主诉“眠差3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3年来由于工作原因睡眠时间不稳定,出现入睡困难、眠后易醒,夜间睡眠约5小时,自诉平Id服用健脑补脑类药物,效果不佳。近2个月来眠差加重,梦多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夜间睡眠约3-4小吋。平素易心烦,纳可,大便不成形,日1次,小便

4、可。舌质暗红,苔薄黄,脉浮弦。予乌梅丸加减治之,药物组成:乌梅20g、党参12g、当归9g、炮附子6g、桂枝6g、干姜6g、川椒6g、细辛3g、黄连12g、黄柏9g、酸枣仁30g、元胡30g、木槿皮15g7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二诊患者睡眠好转,大便成形,原方稍有化裁继服14剂,失眠得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验案二:田某,女,37岁,主诉“眠差2年余”。患者2年前因工作原因睡眠不规律而出现眠差,现症见:入睡困难、梦多、睡1-2小吋即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甚至彻夜不眠,昼日神倦体乏,头晕眼花、心烦不

5、安、易头痛心慌、常有耳鸣。纳可,大便稀,夜尿频。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方予乌梅丸加减,药物组成:乌梅20g、党参12g、当归12g、炮附子6g、桂枝6g、干姜6g、细辛3g、川椒6g、黄连12g、黄柏9g、酸枣仁30g、元胡20g、磁石40g、阿胶12g(详化)7剂,日一剂,水煎服,早晚分服。二诊眠差、便稀好转,耳鸣未曾出现,药证合拍,原方继服14剂,失眠得愈,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按:失眠,可由他病影响而致,也可由机体气血阴阳失调引起,王老师认为治疗失眠,必须重视“审症求因”的原则,分清继发性失眠与单纯

6、性失眠。若患者失眠继发于原发病之后,当首要治疗原发病,原发病得到治疗减轻,失眠自会缓解甚至痊愈。对于单纯性失眠,可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五版教材所述,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从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脾两虚、心肾不交、心胆气虚等角度治之。但又当灵活应变,因为仅上述五证并不能总括临床中所有失眠证型,需要谨守“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论治原则,实事求是的分析患者当下的病理病机,灵活运用经方、时方相成治之,切勿死搬教条,胶柱鼓瑟。此二则病案,患者均有心烦不安、寝寐难成之症,似可从心肝火旺角度治之

7、,但详询病史,病人皆有大便偏稀的症状,综合考虑,二者皆属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证。张仲景在论述乌梅丸方治中有“其人躁无暂安吋”、“复时烦”、“久利”之语,且从乌梅丸方药组成分析,此方确为寒热并用、温清同施之法。《医宗金鉴》也有“此药之性味,酸苦辛温,寒热并用,故能解阴阳错杂,寒热混淆之邪也”之语。再者失眠为病,总属阴阳失交,而厥阴为病,亦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参考厥阴之治,采用上清下温,顺接阴阳之法治疗此类失眠当为可行,而若无视寒热错杂之实,因上热而盲用清下之法,上热未必即去,下寒必加更甚,利必不止。乌梅丸

8、中乌梅味酸,当归味甘,酸甘化阴,能益肝阴,养心血;川椒、细辛味辛而麻辣,可通阳疏肝,散寒破阴;黄连黄柏苦寒泄热,可除扰心的邪热;附子、桂枝、干姜辛甘而热,既可温中除寒止泻,又有防连柏苦寒败胃之意;党参可培运中土,又与乌梅、当归合用达到气血双补、养心安神的目的,诸药合用,共奏清上温下、调补气血、交通阴阳、安神助眠之功。案中处方加用酸枣仁、元胡、木槿皮、磁石、阿胶等药,因其皆有加强助眠安神之功。加用酸枣仁,取其补肝醒脾、益心安神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