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

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

ID:27543263

大小:74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1

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_第1页
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_第2页
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_第3页
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_第4页
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测量学》课程实验实验二水准测量主讲人:王欣一、目的与要求1、练习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计算与检核的方法;2、根据水准点的布设情况,自由选择水准路线的布设方式,并确定闭合差的计算方法;3、实验前,必须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测站、转点的选择;4、由一个已知高程点BM.A开始,综合进行水准路线测量,求出待定高程点的高程。二、仪器和工具DS3级水准仪1套水准尺一把记录板一个测伞一把1、在地面选定三~四个坚固点作为待定高程点,BM.A为已知高程点,其高程值由教师提供。安置仪器于点A和转点TP.1之间,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进行粗略整平,测站编号设为l。三、

2、方法和步骤2、后视A点上的水准尺,精平、读取后视读数,记入手簿;3、前视TP.l上的水准尺,精平、读取前视读数,记入手簿;4、升高(或降低)仪器10cm以上,重复2与3步骤;三、方法和步骤5、计算高差:高差等于后视读数减前视读数。两次仪高测得高差之差不大于6mm,取其平均值作为平均高差;6、迁至第二站继续观测。沿选定的路线,将仪器迁至TP.1的前方,仍用第一站施测的方法,后视TP.l,前视第一个待定点,依次连续设站观测,最后仍回到A点;三、方法和步骤三、方法和步骤7、计算检核:后视读数之和减前视读数之和应等于高差之和,也等于平均高差之和的二倍,作为计算

3、检核;8、根据水准路线的布设方式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三、方法和步骤9、计算待定点高程:根据已知高程点A的高程和改正后的高差计算各待定点的高程,最后算得A点高程,并与其己知值相等,以此作为成果检核。四、注意事项1、在每次读数之前,应使水准气泡准确居中,并消除视差;2、应使前、后视距离大致相等,且水准尺上读数位置离地面不应小于0.3m;3、在己知高程点和待定高程点上不能放置尺垫。转点用尺垫时,应将水准尺置于尺垫半圆球的顶点上;四、注意事项4、尺垫应踏入土中或置于坚固地面上,观测过程中不得碰动仪器或尺垫,迁站时应保护前视尺垫不得移动;5、水准尺必须扶

4、直,不得前、后倾斜。五、记录与计算1、将所有原始观测数据按照格式要求填入记录表中的相应位置,不得涂改原始数据;2、根据观测值将相应数据填入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并完成相应计算,注意闭合差是否符合限查要求。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2、转点在水准测量中的作用?3、在水准测量中,高程的计算方法有哪两种?每种的适用条件是什么?六、思考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