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材料物理--金属薄膜的导电2

薄膜材料物理--金属薄膜的导电2

ID:27557830

大小:234.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4

薄膜材料物理--金属薄膜的导电2_第1页
薄膜材料物理--金属薄膜的导电2_第2页
薄膜材料物理--金属薄膜的导电2_第3页
薄膜材料物理--金属薄膜的导电2_第4页
薄膜材料物理--金属薄膜的导电2_第5页
资源描述:

《薄膜材料物理--金属薄膜的导电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1.3活化隧道理论该理论认为:电子从一个中性小岛移至另一个中性小岛,因而使原来的一些带有电荷在载电小岛与中性小岛间的电子传输是一个隧道过程。第三章金属薄膜的导电(续)第六讲式中:N是岛状薄膜单位面积内小岛数目,是活化能。即是将一个电子从一个中性小岛移到另一个中性小岛所需要的能量。设每个小岛的体积为4/3πa3,则岛状薄膜总体积为:并设带电的小岛带一个电子(成一个空穴)。则岛状薄膜的载流子密度:所以岛状薄膜的电导率为:相邻两岛的中心距离为∴薄膜的方块电阻为:∴薄膜的电流密度为:所以岛状薄膜的电导率为:结论

2、:小岛线度a↓→载流子密度na↑→σa↑→R口↓岛间距离d↑→σa↓(∵指数衰减比d2增加快)关于岛状薄膜电导理论:还有允许态间隧道理论…通过基片的隧道理论…§3.2外因对岛状薄膜电导的影响外因:温度、频率、应力§3.2.1温度的影响薄膜电阻温度系数(注:假设薄膜尺寸不变)而活化能主要是一项,即式中ε为岛间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可见岛状薄膜电阻温度系数TCR是负的。这与实验吻合,这种现象可解释为:温度升高后,发射的热电子数增多,从而导致电阻率下降。§3.2.2岛状薄膜的高频特性rm:金属小岛的等效电阻C0:两

3、岛间的电容rs:岛间的等效电阻注:rm的温度系数为正rs的温度系数为负在高频下,C0对rs有旁路作用,从而使薄膜的高频电阻减小。在高温下,岛间的热电子发射加剧→rs↓结论:在高温高频下,薄膜阻抗减小,rs↓,岛间近于短路,薄膜的电阻以小岛本身电阻为主。§3.3网状薄膜的电导网状薄膜的电导是由金属小岛、金属接触点或者金属细丝以及岛间空隙的电导所构成。接触膜电阻:岛间电阻>>接触电阻>>小岛本身电阻丝状膜电阻:除了电子在薄膜的两个平行面上散射外,还受到细丝的整个周界的严重散射∴丝状膜电阻>>连续薄膜电阻§3.3

4、.1接触膜的电导设电板式Ac上一个微分面元dAc的电荷量为为电通量密度。E为电板表面处的电电场强度两个电板间的电位差而沉浸在无限大媒质中的圆形电板的密度为:对于很细的丝,由于周界对电子的散射,其电导率与块材之比为:d:细丝直径;:块材中电子的平均自由程若在岛状薄膜的长度中,有Ns个小岛相互串联,在薄膜的横断面中,有Np个岛互相并列,则薄膜的电阻为:连续金属薄膜导电用金属的电导理论+薄膜结构§3.4连续薄膜的电导§3.4.1玻耳兹曼输出方程——电导率的统计理论六维相空间概念:位置坐标x,y,z;动量坐标Px,

5、Py,Pz电子可能处于(x,y,z,Px,Py,Pz)状态,其概率为:f(x,y,z,Px,Py,Pz)——分布函数因此,在t时刻,在相空间体积元dΩ=dxdydzdPx,dPy,dPz内的电子数目为:2——电子自旋有2个显然,在t+dt时刻,在同一体积元中的电子数变为:∴在dt后,在dv内所增加的电子数为:由此可见,电子的改变主要是由于分布几率f随t变化而引起的需要建立关于分布概念函数f的微分方程晶体中电子→电场力(外力)→r变,v变,动量p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