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ID:27614097

大小:66.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1页
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2页
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3页
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264400摘要:目的:分析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5例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探查脊髓神经加椎板减压手术治疗。分析木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木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恢复期间钉棒均无松动,治疗优良率为93.85%。结论: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采用后路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关键词: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后路手术;临床分析木院近几年釆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加椎板减压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

2、损伤,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木文分析了该术式的临床效果,探讨保证手术效果的要点,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基木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5例腰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病情符合脊柱骨折的相关诊断标准,并经CT等检测明确脊柱、脊髓受损。②患者伤椎无骨质疏松。③患者不属于病理性骨折。符合标准的65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51.3±5.7)岁;受伤原因:交通伤33例,坠落伤21例,砸伤8例,其它3例。1.2方法患者术前均行严格术前检查,确认脊椎损伤与后凸情况,掌握

3、患者脊髓损伤情况及椎管内部骨块的位移情况。采用后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探查脊髓神经加椎板减压手术治疗。全身麻醉,指导患者取俯卧位,麻醉效果满意后,以患者骨折处椎体为中心,应用纵向后正中入路的方式行微创入路,依次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椎体旁边肌肉,将伤处椎板和上下相邻椎板结构显露,操作吋注意不要伤及椎板,以免造成脊髓再次损伤。操作完成后在受伤椎体位置上下分别放置两组椎弓根螺钉,每组2枚,再选择两枚长度短5〜10mm的椎弓根螺钉置入受伤椎体。将经过预弯处理的连杆纵向安装,先将伤椎部位的螺帽拧紧,以螺帽为支点,将连杆由两侧撑开,最后拧紧所有螺帽,矫治椎体后凸畸形的情况。固定结束后行

4、椎管探査与椎板减压术,减压一定要彻底,椎管内存在骨块突入明显的患者,可以小心将一侧椎弓根切除进行侧方减压,将突入骨块去除,解除脊髓被压迫的现象,剥离横突骨床,在椎间小关节与横突之间放置连接棒进行植骨操作。最后检查固定情况,常规放置引流管,处理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防感染治疗,引流管视术后引流情况于24h后拔除,1周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锻炼。1.3观察指标观察本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出院后己随访形式调查患者恢复情况。1.4疗效判定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椎体高度与之前差异较小,下肢肌力恢复,能够正常工作,为优;患者椎体高

5、度基本恢复,下肢肌力恢复大部分,生活基本可以自理,为良;患者椎体高度的恢复程度不足50%,下肢肌力无恢复,生活不能自理,为差。1.4统计学方法本文统计、随访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2结果2.1本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施术过程中1例患者硬脊膜发生破裂,修补成功后无影响;术后本组患者手术切U均愈合,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恢复期间钉棒均无松动,临床疗效满意。患者出院后均成功获得随访,随访吋间为(1.2±0.6)a,随访率达10

6、0%;随访结果显示,治疗效果评价为优的患者有35例(53.85%),良26例(40.00%),差4例(6.15%),优良率为93.85%。3讨论脊柱骨折在临床骨科属于非常严重的骨折类型,苏中以胸腰段骨折较为多见。常因高处坠落、砸伤、交通事故等暴力损伤所致[1]。由于脊柱的生理特点,患者发生骨折后容易对神经、脊髓造成损伤。分析原因,在于骨折后椎体形成角畸形或脊柱碎骨后移至椎管内,使脊髓受到压迫,最终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此类患者预后极不理想,致残率较高,且生活质量下降严重[2】。因此,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重点在于保证脊柱恢复效果的同吋,减轻神经、脊髓的压迫。0前,手术治疗

7、是主要治疗方法,可选术式较多,对于入路方式也存在较大争议。随着内固定材料不断的完善,后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在临床上被提出并广泛运用,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3】。我们采用后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板加压治疗脊柱脊髓损伤,与其它术式相比,该治疗方法不会对局部软组织造成过大损伤,较低了患者术后出现肌体疼痛、萎缩的几率,冋吋对脊柱矫正效果良好,能够冇效消除脊髓的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最大程度恢复,提高机体能力。本文研究显示,本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恢复期间钉棒均无松动,治疗优良率为93.85%。充分证明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