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

ID:27646187

大小:2.82 MB

页数:85页

时间:2018-12-03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_第1页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_第2页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_第3页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_第4页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_第5页
资源描述:

《无菌检查法及其验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无菌检查法概念指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被微生物污染。无菌检查法概念无菌检查是通过目检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来判断结果。无菌检验只能给出该批产品受污染的程度。无菌检验合格只能说明被测样品无菌,不能证明整批样品无菌。无菌检查的设施、环境、人员检查环境应在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项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隔离系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

2、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无菌检查的设施、环境、人员规定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的验证。日常检验还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无菌检查的设施、环境、人员无菌检查人员必须具备微生物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技术的培训。无菌隔离系统无菌隔离系统是一个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可进行无菌操作的独立环境系统。使用隔离系统的优点:它能创造一个持续高效的高度无菌空间,保护产品免受外源性污染,包括操作人员、操作环境及外包装等的污染,确保操作环境及实验物品表面能达到无菌要求,防止出现

3、假阳性结果,保证无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从而实现一次检出的要求;保护操作人员免受实验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带来的污染;放置隔离器的环境洁净度不需要特殊要求,移动方便等优点。HTY无菌隔离系统无菌检查用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培养好氧菌、厌氧菌改良马丁培养基--培养真菌及好氧细菌选择性培养基--按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量的中和剂或表面活性剂。培养基的制备及装量培养基可按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装量与容器

4、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1/2。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颜色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培养基的储存制备好的培养基应该保存在2-25℃、避光的环境,若保存于非密闭容器中,一般在3周内使用;若保存于密闭容器中,一般可在1年内使用。※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验证,以确定培养基有效期。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前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无菌性检查①重要性:培养基无菌不合格将导致实验

5、的假阳性结果。②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抽取不少于5支或5瓶,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置30-35℃培养,改良马丁培养基置23-28℃培养,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灵敏度检查①菌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孢梭菌铜绿假单胞菌枯草芽孢杆菌改良马丁培养基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②菌种选择的原则代表性、普遍性、易存活、低或非致病性、标准菌株(或该药品中常见的污染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表革兰氏阳性菌)、铜绿色假单胞菌(代表革兰氏阴性菌)、枯草芽孢杆菌(代表药品中最常见或最易污染的菌)、生孢梭

6、菌(代表厌氧菌)、白色念珠菌(代表酵母菌)、黑曲霉(代表霉菌)。菌种的要求:不得超过5代。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方法保存,以保证菌种的生物学特性。加菌量:<100cfu。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菌液制备试验菌培养基培养温度培养时间金黄色葡萄球菌营养肉汤30-3518-24铜绿假单胞菌 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硫乙醇酸盐流体 白色念珠球菌改良马丁培养基23-2824-48黑曲霉改良马丁琼脂斜面5-7天③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④培养基接种试验菌培养基每管装量接种管数接种量培养时间金黄色葡萄球菌硫乙醇酸盐12ml2支1ml3天铜绿假单胞菌

7、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白色念珠球菌改良马丁培养基9ml2支1ml5天黑曲霉※其中硫乙醇酸盐及改良马丁培养基均有1支不接种作为空白※接种量<100cfu(不能多)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⑤结果判断空白对照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判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试验同时应做空白对照培养基说明无菌检验培养基所能支持生长的微生物是有限的。微生物种类繁多,这些微生物有广泛的生长要求,如:营养、温度和氧等。无菌检验培养基不可能支持所有微生物的生长,选择了支持那些最有可能污染药品和在药品中生长的微生物的营养的培养基。供试

8、品的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包括直接接种法和薄膜过滤法。只要供试品性状允许,应优先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供试品无菌检查时,所采用的检查方法和检验条件应与验证的方法相同。薄膜过滤法可以提高无菌检验的检出率,特别是抑菌性供试品,采用薄膜过滤法可以有效消除供试品的抑菌性,提高检出率。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法--直接接种法样品直接移入无菌培养基中。每个容器中培养基的用量应符合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