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

ID:27682730

大小:5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_第1页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_第2页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_第3页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_第4页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作者:林小玲作者单位:53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摘要】阐述严重创伤的伤情评估,综述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进展。【关键词】严重创伤,急救,护理严重创伤是指危及生命或肢体的创伤,或部位伤创伤定级标准(AIS)彡3分,或多发伤创伤严重度评分(ISS)>16分[1]。严重创伤多由于交通伤事故、爆炸和高处坠落等所致[2]。严重创伤病人由于伤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常因失血性休兑和心脏压塞而导致病人迅速死亡[3]。提高严重创伤的抢救成功率已成为急诊科研究的一个迫切课题。

2、现就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综述如下。1伤情评估严重创伤伤员送达急诊科后,医护人员立即进行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电监测,评价意识状态。按损伤严重评分标准[4,51:单一伤的伤情用AIS来判定,多发伤的伤情用ISS来判定,将3个最严重损伤部位的最高AIS简明创伤分度编码的平方数值相加所得总和计分,把ISSS16分确定为严重创伤;严重创伤危及生命定为极重度创伤,ISS〉25分[6]。同时应迅速果断地处理威胁病人生命的伤情,包括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路、包扎、止血等。2急救护理2.1保持呼吸道

3、通畅,维持宥效的通气严重创伤均有不M程度的通气障碍,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可高达90%[2]。尤其是伴有颅脑、胸部外伤的伤员,常因舌后坠,血液、痰液及其他污物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7]。因此,首先要检査呼吸道,并设法让其通畅,放置口咽通气导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充分给氧。采取鼻导管吸氧和面罩给氧,并根据病人呼吸闲难程度和血气分析结果,随时调整给氧浓度和给氧时间。如效果不佳,应尽早采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以纠正低氧血症。2.2建立静脉通道,维持有效循环创伤性休克是严重创伤引起死

4、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观点认为,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在彻底控制大出血前,应早期快速的大量输注液体,尽可能地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8]。杨锦平等[9]主张在创伤性休克病人伤后1h内,迅速补充1000mL〜2000mL平衡液,然后输血及补充胶体(血浆、羟乙基淀粉液)等。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在抢救创伤性休克时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即在手术彻底止血前,只给予少量或中量的平衡液维持机体基本需求,而且先把血压回升到70mmHg(lmmHg=0.133kPa)左右,以防大量输液使血压升高,反而加重岀血[10,11

5、]。输液部位宜选择上肢静脉、颈外静脉、锁骨下静脉等较大的静脉,疑有骨盆骨折,腹部内脏出血损伤时不能从下肢静脉输液,也不能在受伤肢体的远端输液[12]。输液速度应根裾病人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CVP)、尿量等进行调整。2.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持续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尿量、瞳孔[13],尤其对昏迷病人及颅脑损伤的病人要严密观察其双侧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赵桂英等[14]认为,严重创伤休克病人采用袖带法测量血压,所得的读数不准确,而动脉直接测血压,不但能准确判断循环状况

6、,还便于反复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对出血者要对出血量做好记录,肢体伤残者要观察皮肤的温度及肢体血运情况。2.4协助止血,夾板固定骨折肢体控制活动性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15]。最简单的止血方法是直接加压伤口包扎。四肢大出血压迫无效,改用止血带止血[16],并注明上止血带时间,保证lh放松止血带1次,止血带累积使用吋间不超过4h[17],但严重挤压伤和远端严重缺血,要忌用或慎用止血带[18],以免造成肢体伤残。骨折病人采用简易的夹板固定后,将伤肢抬高,减少岀血。2.5术前准备及时做好皮试、备

7、皮、留置导尿管、采血、配血等术前准备。通知手术室麻醉科作好相应的准备,护送病人进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进行详细的交接[19]。2.6心理护理严重创伤病人往往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20]。在抢救中护士主动关心、同情伤员,并针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活动进行心理支持。有选择性地为病人提供信息,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热心为病人解除后顾之忧。3严重创伤护理展望创伤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失血和感染,大量失血亦引起血量骤减,血肿压迫重要部位或器官时可危及病人生命。开放性创伤

8、不仅因皮肤黏膜屏障破裂和抵抗力降低可发生感染,闭合性创伤也可因胃肠破裂并发腹胶炎,使用介入性导管,如气管插管、导尿管、胸腔闭式引流等;广谱抗生素使用,均可发生医源性感染[21]。因此,严重创伤如何预防及控制失血、感染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严重创伤病人第1个死亡高峰为伤后数分钟,约占50%,死因多为严重的脑或脑干损伤、大出血,常常来不及抢救。第2个死亡高峰出现在伤后6h〜8h以内,约占30%,主要死因为颅内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及严重胸外伤引起的急性循环、呼吸衰竭[22]。而创伤后由于各救治环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