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后评估报告

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后评估报告

ID:27696650

大小:207.06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5

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后评估报告_第1页
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后评估报告_第2页
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后评估报告_第3页
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后评估报告_第4页
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后评估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后评估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后评估报告苏州市农业委员会2018年9月目录一、规模菜田补贴制度实施的必要性1(一)有利于保持城乡蔬菜供需平衡,具有稳产保供作用1(二)有利于引导蔬菜产业标准化发展,产生规模集聚效应1(三)有利于增加菜农收入,调动菜农生产积极性1(四)有利于提升我市菜农抗风险能力2(五)有利于维持城市蔬菜种植的最低保有量2二、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3(一)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总体情况分析3(二)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实施情况问卷分析4(三)市辖区规模菜田补贴政策问题分析71.规模种植面积比例小、生产效益低72.部分规模化难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83.规

2、模菜田补贴存在潜在的“马太效应”84.蔬菜种植面积确认审核中存在偏差95.蔬菜外来种植户流动性大,蔬菜种植收益短期化10三、关于优化现行规模菜田补贴政策的建议和说明11(一)针对规模菜田补贴准入门槛和“马太效应”的建议和说明11(二)针对规模菜田规模化界定的建议和说明12(三)针对菜田亩数测量和确定的建议和说明12(四)针对外来种植户流动性大且将收益短期化的建议和说明12(五)深入细化规模菜田补贴政策的建议和说明13四、关于未来规模菜田补贴政策调整的建议和说明13(一)建立健全与蔬菜生产成本和价格相关的市场联动机制13(二)理顺新型经营主体与小户散户的关系,完善菜农收入

3、保障机制14(三)强化规模菜田补贴政策内容的系统性14一、规模菜田补贴制度实施的必要性为稳定和增加蔬菜种植面积,保护和调动菜农种菜积极性,保障和丰富市场蔬菜供应,根据省“菜篮子”工程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精神,紧密结合苏州实际,2017年苏州在市辖区规模菜田实施补贴政策。相关意义和作用主要分析如下:(一)有利于保持城乡蔬菜供需平衡,具有稳产保供作用蔬菜产业化、规模化是当前工作的重点,而蔬菜产业标准化、特色化则是工作努力的方向。建立规模菜田补贴制度,从政策实施的总体部署来看,有利于稳定和增加市区蔬菜种植面积,保障和丰富市场蔬菜供应,具有重要的稳产作用;从政策实施初衷来看,蔬菜补

4、贴操作简便,“保供给”的成效更加显著,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持苏州城区蔬菜的供需平衡,具有积极的“保供”作用。这里所说的“保供”,实际上是针对蔬菜补贴的受益者而言的,本质上具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在规模菜田补贴的申报中,必须明确受益者的蔬菜生产,必须优先供应或保证苏州城区居民的蔬菜需求,以此来体现补贴政策的实效性;其二是在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前提下,受补菜农需承诺在一定期限内(如一年)必须在申报菜田中从事蔬菜种植,不得混种,或者另做打算,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不能破坏土地地力等。(二)有利于引导蔬菜产业标准化发展,产生规模集聚效应农业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区域

5、产业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区域全面发展。近几年,苏州市高度重视“菜篮子”蔬菜基地建设,建立了一大批优质、高效的蔬菜生产基地,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蔬菜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蔬菜生产企业。他们作为蔬菜规模化、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对于引导蔬菜产业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的发展格局,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政府出台的规模菜田补贴制度,通过提高补贴政策的导向性、精准性和实效性,实现“稳面积、增产量、保安全”的目标。通过蔬菜补贴,鼓励和引导辖区菜农积极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的蔬菜生产,进而产生更大范围的规模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专业化蔬菜小农户适度扩大种

6、植规模,加入蔬菜产业集群,打造“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平台,以此来淘汰那些不适应市场变化和产业发展的小农户,促进蔬菜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尽快实现全市蔬菜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高质量发展。(三)有利于增加菜农收入,调动菜农生产积极性在市场机制导向下,基于“经济人”-14-假设和最直接的成本收益分析,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收益的最大化。蔬菜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副产品,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产业链条中也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但是随着蔬菜价格的稳定甚至回落,种植成本的提升,以及进口蔬菜的价格优势,本地菜农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投入回报率也越

7、来越低。苏州市辖区规模以下蔬菜种植普遍面临入不敷出的状况,规模以上蔬菜种植的收益也在下降,在此环境下,一些菜农已经打算在三至五年内退出产业,自谋新的出路。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于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对此,苏州市适时建立规模菜田补贴制度,在民生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规模推动蔬菜产业集群发展,以补贴增加菜农收入,更加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四)有利于提升我市菜农抗风险能力蔬菜是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农产品,受自然条件和市场环境因素的影响,蔬菜种植与生产也属于高风险行业。尽管蔬菜生产有着时间短,见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