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篇

“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篇

ID:27702686

大小:3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4

“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篇_第1页
“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篇_第2页
“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篇_第3页
“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篇_第4页
“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三篇“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回家的路犹记得1998年,改革开放20周年之际,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作文,主题为:改革开放20周年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彼时我不过是个小学生,堪堪10周岁,自然写不出什么好的文章来。如今,时间的年轮转至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了,我也年过而立,对改革开放为城乡社会带来的巨变有了更深刻的体会。3岁的时候,父母搬迁到了华丰农场,从此新家到老家方强的路便成为了漫漫长途。一开始,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从华丰农场出发,经王港闸、王港乡、老海堤,从海丰农场水利管理站附近

2、的大桥左拐向西至四岔河,再沿陈李线向北到三龙镇,再向西至方强。100多里的路途,有泥路、有石子路,坑坑洼洼,颠簸异常,天气好且顺风的时候,大概需要五六个小时。如果遇到大风天,逆风而行,那可就惨啦,要走走歇歇,大半天才能到,骑车的爸爸妈妈累坏了,坐在自行车后座的我更是颠得七荤八素。还有好几次不小心睡着了,迷迷糊糊地从车后座上栽下来,现在想来仍然心有余悸。还记得有一次是蹭了挑河工队伍的“顺风车”——拖拉机,那种噪音、颠簸感,虽然已经过去20多年了,还记忆犹新。1997年,家里添置了一辆摩托车,也算是“鸟枪换炮”升级了交通工具。从此回家的路途虽然距离没变、路况没变,速度却大大

3、提升了。虽说仍然颠得厉害,但是人不那么吃力了,时间也大大缩短了!再后来,家里经济宽裕了很多,城乡之间的公交线路通畅了,父母也舍不得小孩子风吹日晒颠来颠去,回家开始乘坐公共汽车了。那时候公共汽车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所以大家都取其方便之意,昵称其为“方便车”。但是于我而言,这“方便车”其实也并没有那么方便,因为公交车只通到乡镇,华丰农场和最近的通公交车的集镇王港闸之间仍有20里的距离。老家到方强镇上也有好几里路。所以每次都是家里人把我送到王港闸,乘车到大丰,再转乘大丰至方强的车,然后再请老家的亲戚到方强镇上来接我。这样兜兜转转折腾下来,一趟回家的路也要花上半天的时间。但是这

4、期间,砂石路变柏油路,路况一天天好起来了。2013年年底临海高等级公路通车,一下子把我家的回家路拉直了、铺平了!从华丰农场西大门出发,一路向北到三龙镇,拐个弯就能到家了!2018年通车的省道331,贯通了国道228和省道226,更是把路修到了老家家门口。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里的亲戚几乎每家都购置了汽车,我家也不例外。如今,回家不过一个多小时。爸爸经常说,这个路就是为我修的呢!我们回家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回家的路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坦,这都是国家日益富饶强大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为这片土地带来的的变化之一。我们这一代人,出生于改革开放后,成长于改革开放时,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

5、累累硕果。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还会拥有更好的将来。“回响四十年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穷不过三代从“种地的庄稼人”到“家庭农场主”,徐家三代人真真实实地跟着党走,演绎了“穷不过三代”的故事。看天吃饭靠手作业徐华的爷爷徐寅,是个地道本分的“庄稼人”,在他那个年代,每天上工挣钱,回家就挑野菜喂猪,重复进行着这样的农民生活。在他们那个村子,徐寅家是最穷,“一家四五口人挤在一个50多平方米的土房子里,一张砖头砌成的大床上能躺下所有人,被褥虽然干净,但明显是一块一块的褶皱棉的样子”,这是徐华记忆中爷爷的家,到底有多穷,他说无法描述,只记得大家都公

6、认他们家最穷,有什么不要的东西都往他们家送。但是徐华清晰地记得,“爷爷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七点半左右,坐在空落落的门前,对着天看,就算下雨也不例外,一看就是不到半小时”。这大概就是最传统的夜观星象吧,那个时候的农民都是靠着这样特殊的技能来判断第二天或者接下来的几天应该做什么,然后想着怎么通过自己的双手让粮食种得更好,挣到更多的工分,然而这样“看天吃饭”的日子并没有改变家庭的状态,穷依旧是他们老徐家的代名词。自创自收规模进行顶着“穷”的代名词,徐华的爸爸开始想法子改变这个状态,他始终坚信只要肯吃苦肯卖力气,一定能够改善生活,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恰逢政策的改变,国家给每家

7、每户分了地,自种自收,挣多少都是自家的。“由于家里人口多,家里分了不少地,于是爸爸开始起早贪黑,比往常在地里的时间多好几个小时”。据徐华描述,和以前的状态不同的是,除了更加辛苦以外,种地的方式方法似乎更加合理了,比如在大忙的时候会出钱找好几个人规模性地完成,而不是靠自己家人的双手慢慢完成,遇到天气不给力,就彻底亏了。在不断创新中,徐华父亲对种地开始有了更多的想法,比如靠近的地块集中规模种植,方便种收,每一茬轮换种植,提高土壤营养,使得种出的庄稼质量更好。政策支持天时地利到了徐华,他看着父亲急切改变现状的心情,他下定决心:“我们家一定不能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