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教学案

定风波教学案

ID:27732138

大小:29.0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定风波教学案_第1页
定风波教学案_第2页
定风波教学案_第3页
定风波教学案_第4页
定风波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定风波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精品Word格式资料《定风波》教案【教学设想】:苏轼的《定风波》通过描写在路上遇雨这件小事,表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全词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在学习中应从鉴赏和感悟词的语言入手,进而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哲理。第一步重在整体感知,首先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悟;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有感情地诵读,在此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感受作者的形象。第二步重在探究和讨论,方法是教师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和讨论交流,将学生对词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面。第三步重在引导学生进入苏轼的内心世界

2、,与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实现情感的共鸣,对作者和作品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最后鉴赏其深沉博大的思想是以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来的。基于以上分析,确立如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1、“知人论世”,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立体全面认识苏轼。2、学习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词的方法,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体会词人所表现出来的积极乐观、豁达超脱的胸襟。3、体悟词人“也无风雨也无晴”豁达豪迈的人生哲理。反观自我,塑造健全人格,正视人生旅途上的“风雨”。【教学重点】:探究苏轼面对风雨的态度,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坦然人生态度。【教学难点】:理解苏轼

3、儒、佛、道糅为一体的思想在本词中的体现。专业整理精品Word格式资料【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提问法、讲解法、鉴赏指导法学法:1、师生合作朗读法2、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手段】:多媒体和录音【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分钟)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三月是春季中最美的一个月,我们习惯上叫“阳春三月”。但是“天有不测风雨”,即使在如此美好的三月,在路上偶尔也会碰到潇潇春雨,却没有伞,而且迎面还会吹来阵阵料峭春风。那么,你们面对春天突如其来的大雨时,你会怎么做呢?是的,我们一般人几乎都会选择躲啊,跑啊这类的,近千年前的大文豪苏轼也遇到

4、了这样的场合,那他又是什么态度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苏轼的定风波吧!一读(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4分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生齐读(注意读准字音):我们常说学诗词“七分朗诵,三分鉴赏”,所以我们先来读文,接下来请同学们集体朗诵一遍这首词。读准字音如:同行xíng吟啸xiào一蓑suō料峭liàoqiào萧瑟sè(直接在词中中标注)(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节奏,接下来)2.师配乐范读:同学们听读过程中注意划分节奏和标出重音(除了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

5、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专业整理精品Word格式资料1.抽个别同学朗读:(只要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即可,学完本课再读出感情和韵味)(男生,女生,第一个学生读完后,第二个学生评价后,第二个学生再读。)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2.具体分析文本句子是再读,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3.学完后全班再次齐读,要求读出感情二.析(30--32分钟)初读感知,梳理词意遇雨.小序问题1:粗读,结合注释,找出小序的有效信息?作用?粗通大意:齐读小序和词,看看这首词叙述了一件什么事以及苏轼

6、在这件事情中是什么态度。(引导学生在小序、正文以及注释中寻找答案,学会梳理内容和概括大意。)点拨要点:遇雨——独不觉,故——交代写作缘由,因事感怀★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地点:沙湖道中。★天气:雨,晴。★人物:(拿雨具的仆人),同行,余★感觉(态度):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故:交代写作缘由。(由故字点出艺术手法,因事感怀)问题2:细读(精读):(莫听,何妨,谁怕,任)小序说到东坡遇雨态度是“独不觉”,那他是怎样体现他的“独不觉”的呢?给请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再读这首词找出面对风雨时,直接体现抒情主人公态度的词语并分析?(

7、30秒后提示同学们,注意用红笔圈出找到的词语,注意是直接体专业整理精品Word格式资料现的词语)找: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林打叶声”是指风雨穿过树林在叶子上发出的沙沙声响。一般的人在这样的境遇下一定很狼狈,会急于慌慌张张地去寻找个避雨场所。品:“莫听”——置之不理,表现出无所畏惧“穿林打叶声”——“穿”“打”可见雨大,疾风骤雨“何妨”——挑战风雨“吟啸”,是指吟诗长啸。“徐行”,是慢慢地走。面对突如其来的雨,不但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态,而且显示了少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明确: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镇定态度。读:生

8、带入这种感情读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品:“怕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