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ID:27739892

大小:1.02 MB

页数:115页

时间:2018-12-03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5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2345本章内容5.1大气环境污染与大气扩散5.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5.3开发行为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识别5.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65.1大气环境污染与大气扩散一、大气环境污染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超过了大气环境所允许的范围。1.大气污染源自然污染源:是指自然原因向环境释放的污染物;人为污染源:是指人类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形成的污染源。7按污染源几何形状和污染影响范围分为:点源:污染物集中于一点或相当于一点的小范围排放源面源:在相当大的面积范围内有许多个污染物排放源;线源:污染物

2、集中在一条线上的呈线状排列的排放源;体源:在三维空间范围内有许多个污染源所造成的污染。8源强: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数量的概念以源强或排放速率表示。点源:单位时间内排放的物质量(t/a,kg/h,g/s)或者单位时间排放的污染物体积(m3/s)面源: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排放的污染物的量[g/(m2·s)]线源:单位时间、单位长度上排放的污染物的量[g/(m·s)]瞬时排放:一次施放的污染物的总量(kg,g)燃料的污染排放系数:单位质量的燃料燃烧所排放出的气体或烟尘污染物的量(kg/g,g/g)92、大气污染物不

3、同存在状态气溶胶污染物气态污染物指分散在气体介质中,以液体或固体微粒为分散相,粒径大部分小于lμm的微粒。具有胶体性质,对光线有散射作用。气态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不同形成方式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新的大气污染物,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从污染源直接生成并排放进入大气的,在大气中保持其原有的化学成分。10种类(按化学成分)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卤代化合物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物质11大气组成与空气污染物成分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悬

4、浮着的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以及人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组成干洁空气:除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外的整个混合气体,主要成分N2、O2、Ar、CO2等干洁空气成分中,N2、O2两种成分占99%CO2、O3所占比例很小,但对大气温度和人类生活都有较大影响12二、大气扩散过程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空气污染物在大气湍流作用下迅速分散开来的现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分布受制于大气的输送和扩散过程。大气层温度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层稳定状况,因此大气湍流强度与大气层温度分布密切相关。在不同的稳定度条件下大气具有不同的稀释扩散能力。13大气除

5、了整体水平运动以外,还存在着不同于主流方向的各种不同尺度的次生运动或旋涡运动,我们把这种极不规则的大气运动称作湍流。1、湍流14对流层内,气温垂直变化的总趋势,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气温垂直变化的这种情况,用气温垂直递减率(γ)来表示。干绝热递减率:干空气团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团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通常取100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用γd表示。当γ>γd时,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当γ=γd时,气层是中性的;当γ<γd时,大气则处于稳定状态。2、大气稳定度和污染1516逆温层具有逆温的大气层是强稳定

6、的大气层。逆温层对污染物的扩散起着抑制作用,直接关系着地面污染程度。空气污染事故大多发生在有逆温层和静风条件下。17(1)风3、影响大气污染的其它因素18(2)辐射与云地面和大气层吸收太阳辐射能,又不断放出辐射能。地面及大气的热状况、温度的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运动状态,影响着云与降水的形成,对空气污染起着一定的作用。云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19(3)天气形势低气压控制时,若风速较大,大气多为中性或不稳定性状态,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高气压控制下,易形成逆温,抑制湍流的向上发展降水、雾等对空气污染状况也有影响2

7、0(4)下垫面条件下垫面:大气底部与地表的接触面,如:海洋、陆地、森林、草原、湖泊、积雪等山区地形、水陆界面、城市热岛效应是三个最典型的下垫面对大气污染的影响。215.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预测任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应利用数学模式和必要的模拟试验,计算或估计评价项目的污染因子在评价区域内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预测内容一次(30min)和24小时取样时间的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不利气候条件下,评价区域内的浓度分布图及其出现的频率。评价区域季(期)、年长期平均浓度分布图。22一、大气扩散基本计算公式通常以高斯大气扩散公

8、式为主高斯模式的四点假设污染物浓度在y、z轴上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在全部空间中风速是均匀的、稳定的;源强是连续均匀的;在扩散过程中污染物质量守恒。231、连续点源烟流扩散公式c(x,y,z)—下风向(x,y,z)点处的空气污染物浓度,mg/m3x,y,z—下风向距离,横风向距离,距地面高度,mQ—气载污染物源强,即释放率,mg/su—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σy,σz—水平、垂直方向的扩散参数He—有效排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