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12-26

区域经济学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12-26

ID:27757763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区域经济学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12-26_第1页
区域经济学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12-26_第2页
区域经济学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12-26_第3页
区域经济学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12-26_第4页
区域经济学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12-26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学科(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12-2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20202授经济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理论棊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专业的前沿动态,具有较强的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经济研究领域能够取得创造性的成果。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该门外语阅读木专业的文献资料,且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身心健康。二、研究方

2、向1.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总结屮外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经典理论、前沿理论研究成果,开展拓展性的创新研宄;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研宄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实问题;研究总结中外区域经济政策的演变与发展,分析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热点问题,研究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精准性创新问题。2.区域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从交叉学科研究视角,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产业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统计学方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区域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总结区域产业经济学分析方法;研宄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现实问题。重点研宄地方产业体系理论与分析方法、城市服务业经济理论与分析方法。3.城市经济转型

3、借鉴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新工业革命、服务业革命、生态文明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研究中外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一般理论、基木规律和典型个案。重点研宄中国特大城市、大中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问题。三、学习年限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6年。硕博连读、直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7年。博士生原则上不允许提前毕业。S1!己获硕士学位攻读博士生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彡12学分。直博生、“1+4”硕博连读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32学分。具体分配:1.学位课程(8学分)含公共必修课4学分、学科学位课4学分。1.选修课程(

4、4学分》含专业选修课和公井选修课。选修课不局限于本专业博士培养方案,可根据培养与科研需要在全校博士或硕士培养方案中选择。博士生学位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年内完成。五、培养过程必修环节1.学科综合考试学科综合考试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前对博士生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是博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主要评估博士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学术科研能力。学科综合考试应在博士生学习的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由学院统一领导和组织,由木学科点具体落实。考试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暂缓通过三种,对于暂缓通过的博士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学生重新考试或退学。博士生在学期间共有两次综合考试机会,

5、第一次考试未通过者允许参加下一次考试(两次考试的间隔时间不少于3个月),两次均未通过,按退学处理(硕傅连读生、直W生可转为硕士)。2.学术交流博士生应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学术道德规范讲座”和其它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学术研讨活动。同时,还应具有在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发言的经历,参加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发言的次数不少于三次。3.学期学术报告博士生每学期应在一定范围内做一次学术研究进展汇报,由导师组进行考评。4.实习实践博士生应具有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等实习实践经历。5.经典文献阅读傅上生应根据木学科点提出的经典文献目录及深度阅读要求,开展文献

6、研读交流,培养自身钻研学术文献的能力和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在学期学术研究进展汇报和学科综合考试屮进行考核。6.申请学位资格论文要求博士生必须达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基木要求后方可申请学位。即:博士研究生必须以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以第一作者身份(包括研究生第一署名和研究生本人导师后第一署名)在指定的国N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至少2篇学术论文(其屮权威期刊1篇,核心期刊1篇)。六、学位论文1.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内容包括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

7、究内容与特色、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等。开题报告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最迟在答辩前一年进行,由导师及指导小组成员等组成考核小组(三名及以上成员),对选题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并就研宄工作提出具体意见。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如未通过,应在规定时间内重新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应随意变动选题,因特殊原因变动者,应由博士生提出书面申请,经导师与学院同意(需在学院备案),可重新做开题报告。1.学位论文过程检査导师在博士生学位论文写作过程中对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幵展检查,每隔3-5个月,博士研宂生应对论文工作进行阶段性

8、汇报,说明己完成的论文工作和阶段性成果、主要困难、下一步工作计划及论文预计完成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