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要点探讨

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要点探讨

ID:27760473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5

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要点探讨_第1页
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要点探讨_第2页
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要点探讨_第3页
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要点探讨_第4页
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要点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要点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要点探讨【摘要】中小河流治理地质勘察结合当期工程实际强调以下几点:1.强调中小型工程的灵活性2.强调已有经验和专家的作用3.考虑到我国中小型工程地质勘察的力量的现状、不脱离实际。本文针对青龙满族自治县起河治理工程实践介绍,对目前中小河流治理的关键环节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当前工程实际;起河治理;关键环节;探讨1工程概况起河是青龙河东侧一支流,位于青龙县城东南、星干河以南,发源于龙王庙北锥子山,由东向西流经龙王庙、牛心山、三间房、凤凰山、安子岭、平方子、曾帐子、双山子等乡镇,在小汇河村注入青龙河。现状河

2、道人工采砂、采矿严重,形态发生严重破坏,汛期防洪形式严峻,一旦遇到较大洪水,河道两岸随时有被淹没的危险,严重威胁双山子镇及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迫切需要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受青龙县水务局委托,我院承担了起河综合整治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该段整治工作起始于起河汇入青龙河河口,止于平方子乡于杖子村西,长度13.5km。依据“以地质测绘为主,优先采用轻型勘探和现场筒易试验,综合利用重型勘探,加强资料综合分析”这一外业工作基本准则;以及“长期从事水电工程地质勘察的专家,几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常常可以在勘探工作量不多的情况下,作出切合实际的判

3、断,这是我们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比如,在确定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时,有时可以采用工程类比法,这就是专家的作用和已有工程经验的体现”这一强调对已有经验、专家的运用。故本次勘察工作因地制宜的主要在设计筑堤段河道进行了地质勘察工作,包括坑探、筛分试验、天然密度试验、水质分析试验等轻型勘探及现场简易试验。既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工程特点,抓住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充分运用已有经验,因地制宜地进行地质勘察;又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勘察成本。2工程概况2.1地形地貌青龙满族自治县位于燕山山脉东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工程区处于冀北

4、山地,地形起伏较大,现状河床宽河槽宽60〜370mm,河底高程160.5〜197.2m,堤顶高程164〜204m。河道人工采砂、采矿严重,多形成深浅不一的砂坑,坑深3〜5m,弃料大量堆积,形成高低不同尾矿堆、堆料场,堆高2〜4m,河道形态发生严重破坏。1.2地层岩性勘察采用探坑的方式,勘探深度为1.0〜3.4m,勘探点间距一般500m,沿拟建堤防轴线布置。根据地表地质测绘和探坑揭露,工程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rQ)素填土;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al+plQ4)研、砂、研、石。现由上至下分述如下:1.2.1人工堆积(rQ)

5、素填土:岩性为含砂卵石和碎石,层厚2〜4m,间断分布在河道左、右岸,范围较广。1.2.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al+plQ4)岩性以研、砂,研、石为主,局部夹粗砂及细砂透镜体。砾砂:灰黄色,稍湿〜湿,稍密〜中密,主要矿物成分石英,长石,卵砾石含量约35%。普遍分布,勘探厚度0.6〜2.7mo砑、石:色杂,湿,稍密〜中密,粒径一般3〜8cm,最大达15cm,呈圆形〜亚圆形,整体分选性较好,岩性以花岗岩为主,砂为粗砂,局部分布,该层普遍分布,勘探厚度0.5〜3.0mo1.3地质构造与地震工程区位于三级构造单元马兰峪复式背斜东段。参考《河北省

6、、北京市、天津市大地构造图》(1:100万),工程区附近的主要区域地质构造有密云-喜峰口大断裂、南北向正断裂、青龙-涑县大断裂、马兰峪复式背斜、向斜。工程区距唐山市较近,1976年7月唐山地震对本场区影响最大。根据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VI度区。1.4水文地质条件1.4.1水文本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多年平均气温8.9°C,一月份平均气温-9.rc,七月份平均气温24.1°C,多年平均降水量721mm,年内分配不

7、均,年际变化较大。起河为青龙河支流,河床宽20m至3⑻m,河长72.lkm,流域面积711.30km2。自然落差435m,多年平均流量5.41m3/s,平均坡降7.21%)。起河支流小沙河源头隔河头乡镇草场,经董帐子、茨于山乡,在马帐子村注入起河,全长26.4km,出口集水面135.56km2。起河河道地下位埋深较浅,勘探期间探坑测得地下水埋深为2.1〜3.0m,地下水位163.72〜170.33m,与河水位基本持平。地下水以第四系地层孔隙潜水形式存在,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砾砂、砾石的孔隙中,为中等富水含水层,受大气降水及上游补水影响,

8、补排条件为地表水补充地下水。1.4.2水质分析勘探期间取起河河水水样两组进行了水质简分析试验,成果见表1.1和附件水质分析报告。地表水属于重碳酸硫酸钙型水及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呈弱碱性,水质较好。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