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ID:27798488

大小:67.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的疗效观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唐山063000【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要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科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肠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止痛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评估患者术后6h、12h,24h内两组疼痛分级情况及患者服用止痛药的次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服用止痛药的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耳穴埋贴压减轻肛肠术后疼痛疗效确切。【关键词】肛肠术后;术后疼痛;

2、中药熏洗;耳穴贴压肛肠疾病是常见的临床症状,而手术治疗是效果最为明显的治疗方法,然而术后的疼痛让更多的病人恐惧,疼痛的来源是肛门感觉敏锐,肛门括约肌痉挛,排便等方面但具体到每位患者身上,其疼痛的原因又不同,我们通常将术后疼痛分成以下几种,一个患者的疼痛性质属其中一种或数种。创口痛,括约肌痉挛痛,并发症痛,瘢痕痛。疼痛可引起机体明显的应激反应,加剧组织的分解代谢,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和休息,对患者伤U愈合及康复极为不利。因此,临床上要加强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以利于患者的康复。耳穴贴压疗法是使用药物、磁珠等圆形物质贴敷在耳穴上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疗法。通过刺激耳廓上的相

3、应穴位,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中药熏洗主要是通过中药的熏洗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目的,从而达到缓解术后肛缘水肿,肛门疼痛等均有效。在临床工作中肛肠手术后的患者进行中药熏洗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肛肠术后疼痛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5年6-7月60例患者均为在木科进行肛肠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①诊断标准:肛肠术后患者:,混合痔术后,肛周脓肿术后,肛瘘术后,肛裂术后②入选标准:年龄18岁以上的肛肠手术患者;同意手术治疗者(在腰麻下行手术治疗术)及术后要求镇痛治疗者。③排除标准:合并Jt•他肛门疾病者,或既往有肛门部手术

4、史;合并恶性肿瘤者;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表达不清者;有镇痛药过敏史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0岁;对照组3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冇统计学意义(P>0105者。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2.1治疗组2.1.1中药熏洗取100ML的柏消祛毒洗剂加入900ml的温水(水温在50-70度)放于盆中,患者将肛门伤口至于药水上方进行熏蒸,待水温降至温度适宜吋。用药水在伤U处清洗,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每日在换药前和大便以后进行。告知患者注意水温,防止烫伤的发生。2.1.

5、2耳穴贴压取神门、肺、交感下、直肠、肛门。操作方法:患者坐位,用棉签消除耳廓污垢,常规75%洒精消毒,用探针找出穴位压痛点,把王不留行籽用约0.5cm×0.5cm的橡皮胶布固定在所选穴位上。用拇指和食指对压耳穴,手法由轻到重,使患者产生酸、麻、胀、痛感的得气感觉,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术前指导患者按压1次,并嘱其术后每日自行按压3—4次,每次每穴按压30—50次,自觉疼痛其时可增加按压次数,夏天留置1-3天,冬天留置3-5天。2.2药物治疗组术后U服非逛体类镇痛药物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片25mg(湖北安联药业有限公司)口服2次。3治疗效果3.1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术后6h

6、、12h、24h疼痛的程度、患者服用止痛药的次数。疼痛程度的评估采用国际标准疼痛评估数字分级法(NRS法),0分为无痛,1一3分为轻度疼痛(虽有痛感,但能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4一6分为中度疼痛(疼痛明显,不能忍受,患者要求用镇痛药,睡眠受干扰),7—10分为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用镇痛药,睡眠严重受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表现)。在整个评估过程中由专人对患者进行术后6h、12h,24h疼痛程度评估。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眩晕的发生例数。其它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镇痛药的使用例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尿潴留、水肿出现的例数。3.2治疗结果:

7、4讨论熏洗法是用药物煎汤,乘热在患部熏蒸、淋洗和浸浴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0的的一种外治方法。早在东汉?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己载有用苦参汤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下部者,可谓是熏洗法的最旱记载。唐?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载冇以药物熏洗痔瘘的方法。在黄帝内经>>中即冇记载和阐述,通过药物熏洗,使药物直接为肌肤吸收,分解,利用,在熏洗中可以通过热量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达到治疗效果,这种疗法以后此法历代习用,并逐渐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耳穴是指分布在耳上的腧穴,也是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变化在耳上的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