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

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

ID:27798973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6

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_第1页
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_第2页
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_第3页
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_第4页
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深圳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第37卷第14期9■1672011年5月山西建筑SHANXIARCHIIECTUREVbl.37No.14May.2011文章编号:1009-6825(2011)14-0016?03深圳牛态规划和牛态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启示龚伟斌摘要:详细介绍了深圳生态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历程与实践,从三方面入手分别作了说明,并探讨了深圳的生态规划和生态城市建设给予我国的启示,对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关键词:经济特区,生态规划,生态城市建设,人居环境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0引言正

2、如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深圳的成长”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特大城市,其高速轨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城市能与之并肩•在过去的30年里,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的深圳无论在体制机制,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文化发展,城市建设,环境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历巨大发展的同时,”速度深圳”模式也使深圳的生态环境而临极大的压力:在产业经济的强劲驱动下,深圳城市人口持续高速增长,机动车保有量快速上升,住房,交通设

3、施和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需求使得城市建设用地呈持续高增长态势,耕地锐减,湿地缩减,越来越多的自然河道变为人工河道,土地后备资源廣乏,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并已开始构成深圳未来发展的制约.可喜的是,尽管而对极大的环境压力,深圳的主要环境监测指标,环境质量整体水平还能维持较好的水平,近年的生态安全状况也逐年趋好,并先后荣膺国家”园林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奖””全球环境500佳”等称号.城市生态安全水平总体上逐年趋好,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正向较安全变化方向过渡,预计到2022年前后深圳将基本达到生态理想安全水平….1深圳生态城市建

4、设实践亲近自然环境是人的基本需要•城市化程度越高,人越怀念自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下一轮国际竞争将是牛态环境的竞争.作为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之一,深圳未来仍将继续担当我6节能设计本项目的节能设计达到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建筑外墙采用的轻质砂加气砌块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l・0W/(m?K),减轻建筑自重,节约结构构件,降低建筑能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构冷桥;大屋面处设50厚的聚苯乙烯挤塑板做保温层,不但能使屋面的传热系数WO.7w/(m?K),还能减少温度变化对超

5、长结构的国新一轮发展改革的先锋角色.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深圳”一区四市”的新定位,深圳未来的目标是建设成为经济发达,制度先进,生态文明的示范性城市.2009年,深圳获批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更坚定了深圳未來发展的信心.而要实现未來发展新的飞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就必须利用深圳自身依山傍海的天然优势和优良的自然秉赋,创造富有特质,个性鲜明的高品质城市环境.1.1早期的生态规划探索’在深圳建市的早期,曾在生态规划方面进行过为数不多,但却有影响力的探索•尤其表现在1986年版总规的

6、编制和1989年版《广东内伶仃岛一一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89版保护区规划”)的编制.86版总规对深圳的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深圳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该规划未系统地阐述生态规划的设计思想,但其结合深圳的自然地理条件,顺应新的社会经济环境,建立了带状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布局,在其技术方法上闪耀着人地和谐的思想光辉.这种因地制宜的设计思想本身就是生态规划的精髓,也是86版总规成功的关键乙一・89版保护区规划是深圳最早开展的自然保护区专项规划,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规划剖析了保护区独特

7、的自然地理条件,深入调查了保护区内的獗猴种群,红树林,鸟类,昆虫等动植物资源,从物种传承和生境保护的角度去认识保护区的价值.2009年,当纷争多年的内伶仃岛管理权尘埃落定后,深圳市曾探讨影响;分隔墙,楼板的传热系数W2.0w/(m?K);玻璃及局部幕墙采光充分,采用保温性能强,低反射Low-E无光污染的玻璃;适当降低窗地比,建筑体形规则,体形系数不大于0.4

8、D,并把建筑物表面积控制到最小,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参考文献:[1]陈宏亮•中国银行信息中心项目一期工程设计[J].山西建筑,2010,36(11):3

9、7—38.OndesignfornationalbackupmanagementcenterofPing^nGroupinChinaSONGXu-dongAbstract:ThepaperhasthereviewofthedesignforthebackupmanagementcenteroflPingfanGroupinChina.anal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