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信仰教育

ID:27802655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6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信仰教育_第1页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信仰教育_第2页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信仰教育_第3页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信仰教育_第4页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信仰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信仰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艺术专业大学生的信仰教育邢星(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系,四川成都610041)[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年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祌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在关键时期为当代大学生信仰指明了方向。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独特的信仰特征。木文从传统文化信仰的打破,中国文化传统的缺憾,生活时代的特征分析艺术类专业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提出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确立哲学信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立政治信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祌确立科学实践信仰,为八荣八耻

2、确立道德信仰的教育途径。[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艺术学生信仰教育[作者简介]邢星(1983—),女,硕士研究生,成都体育学院艺术系助教,研宄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4-0066-03面对着所谓信仰高谈阔论之际,正意味着信仰木身的缺失。当无数传统文化的符号在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中逐渐消失不见,再次迎来了新儒教的复兴。尽管以儒教核心思想的“王道德治,尊王攘夷,上下秩序”,未必不能够迎来大国复兴。尽管在现代商品社会的弱肉强食中去讲“礼治”,贫富不均中去讲“德治”,法制

3、缺失中去讲“人治”也未必不可行。但重点宣扬的是大力推行法治国家建设,崇尚的却是新儒教复兴之路。提倡的是人人平等,推崇的却乂是等级观念。所谓“德”,往往起始于主观意识的自觉性,终结于客观利益的自私性。小崔说:孔子思想可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而百家争鸣才是传统文化的灵魂。尽管国人普遍信仰缺失,但貌似也不至于非把孔子这么一个文化符号作为信仰重建的星光大道。因为没有外在的约朿,内心的自觉往往只能是某种临时性的冲动,发展到最后只能是成为杯中泡影。而所谓的“信仰”,最终也只能被证明是某些有着中国特色的小布尔乔亚知识分子们的集体臆想。“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事

4、物或思想、主义极度的尊崇和信服,并把它奉为自己言行的准则和指南,甚至终身深信不疑、执着追求的一种意志行为。[1]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普遍存在信仰缺失的现象。而艺术类专业学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专业特征,使他们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吋代中信仰危机更为严重。十八大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正确的价值观只冇被广人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为人们所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艺术类大学生的信

5、仰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方法。一、艺术类专业学生信仰缺失的原因(一)过去传统文化信仰的打破1、本身的文化传统和现代文化产生断裂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以传统自然经济为基础,本质上是一种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农业文化,其核心以追求伦理道德为基本出发点。现代文化要求我们把人的主体性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强调在社会发展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强调个人的价值、权利、尊严,尊重个性、尊重人的创造性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背景,以小农经济为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立在弘扬个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现代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相背离。如在

6、消费形式上从以前的倡导节俭变为鼓励消费,生活方式由突出共性变为突出个性,社交方式由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伦理观念由克己忍让变为利益至上。艺术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殊新需要缴纳高额的学费和必须较早地接触社会,所以,对社会物质文化形态有独特地敏感性。在现代文化形态的影响下,他们追求物质利益;过分强调特立独行的个性、淡化社会责任感,重视专业,对哲学、政治等人文学科没有兴趣,人文精神单薄,不关心时事;热衷于“自我发展和创作”、“为艺术而艺术”、导致理想信念淡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轨道、政治信仰缺失。2、社会的现代化转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

7、经济的确立,西方文化思想大量涌入。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人的自私、欲望和贪婪驱使前进的。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分配不公和地区发展不平衡引起了大学生利益的失衡。艺术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较多,接触的领域较广,在社会转型时期机制的缺陷下,思想西化较明显,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开始怀疑和动摇。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着迷于国外的大品牌商品,崇尚西方的行为艺术和变态艺术。不愿学习中国的传统的艺术文化而痴迷于西方的占星术、观天命、大预言、星座等非科学性神秘性的书籍。这使本来文化程度薄弱的他们对信仰更为迷茫,造成科学文化信仰的缺失。推崇怪异、反常、颓废的生活

8、方式,认为只有“获利”,只有物质才值得去信仰。(二)中国文化传统的缺憾在漫长、不绝如缕的繁衍历史过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的文化。中国文化有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