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概况

项目建设概况

ID:27805541

大小:7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6

项目建设概况_第1页
项目建设概况_第2页
项目建设概况_第3页
项目建设概况_第4页
项目建设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项目建设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项目建设概况一、项目说明1、概述国道213线永靖县新城至东乡(锁南镇)公路,为兰州新城镇至永靖至东乡(锁南镇)公路的其中一段,一期工程新城至永靖段正在实施。本项目为二期工程,起点位于永靖县新城接一期工程终点K95+100,并与折桥至达川二级公路路相接,Z后利用折达二级公路路基及大桥至祁家渡口大桥南桥头接原国道213线,后沿国道213线I口路布设至终点东乡县城北与东大街相接后,利用东大街布线至城南盘旋路处与国道213线改建工程锁折路起点相接,桩号K1534-698.24o路线全长58.602Km(其中含利用折达路9.24Km)o拟建项目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向南,

2、从起点利用折达路9.24Km,过祁家渡口黄河大桥后与折达路分开,沿国道213线旧路布设,经范家源、西山村、董岭乡、马家岭、龙泉乡、高门村、终点为东乡县城南盘旋路与在建锁折二级公路路相接。2、设计标准及主要控制点项目起点至祁家渡黄河大桥南岸,利用折桥至达川二级公路路基9.24Km,祁家渡黄河桥南岸至董岭街道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30Km/h,路基宽度7.5m,行车道宽度6.5m,两侧土路肩硬化;董岭街道至项目终点即东乡县城采用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40Km/h,路基宽度&5m(董岭街道10m,龙泉街道12m),行车道宽度7m,土路肩硬化,董岭

3、街道路基按现有公路10m、龙泉街道路基按现有公路12m设计。全线无大桥,新建中桥1座,桥梁、涵洞设计荷载:公路-1级,桥涵与路基同宽,完善防排水,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安全设施等,路线长58.602公里。3、设计标准及主要控制点主要控制点:路线起点永靖新城(与永靖县城市道路顺接)、折达路、祁家渡口大桥、经范家源、西山村、董岭乡、马家岭、龙泉乡、高门村、终点为东乡县城南盘旋路与在建锁折二级公路路相接,路线全长58.602Kmo沿线无河流,起点与折达路相接,穿越东乡县城东环路,终点在县城南盘旋路与在建锁折二级公路路相接。二、建设条件1、地形地貌研究区地貌特征屈黄

4、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过渡型形态,路线主要穿越黄土高原黄土梁训丘陵区,地形极为破碎,沟谷切割密度和深度较大。经过区大部分地区为黄土覆盖,山区一般为岩石出露。整个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拟建线路走廊带,地貌类型可分为:黄土低山丘陵、河流谷地。1).黄土低山丘陵属雾宿山余脉,山体陡悄。地质基础为白垩系、新第三系紫红色、红色砂岩、泥岩和砂砾岩,上覆新老黄土,黄土覆盖深厚的梁顶沟头部分,侵蚀强烈,黄土梁、射、沟壑纵横,十分发育。仅东乡县境内就有1750条梁弗和3083条沟壑。沟谷相间,呈树枝状,沟壁较陡,上宽下窄,多呈“V”字型,谷底狭窄,沟道中下游段多基岩出露。在大的沟谷

5、中,有三至四级台地分布。2)•河流谷地分布于黄河、大夏河及洸河河域内,普遍发育有多级阶地。永靖县城附近路线主要位于黄河高阶地。堆积阶地一、二级阶地称之为“川”,三级以上高阶地称为“嫄”,其小者为“台”。河谷阶地分为堆积阶地、侵蚀阶地两种类型。堆积阶地,为一、二级阶地和河漫滩。二级阶地高岀河床5〜10米,阶地平坦,由冲积砂砾石层和黄土状砂性土层组成。阶面有小型洪积扇覆盖,加大了阶面坡度。一级阶地高出河面大于4m,由砂砾石层及细砂组成,上覆薄层土,发育不好,宽数十米至百米,与河漫滩相连。黄河水面中发育有河心滩,相当于河漫滩。侵蚀堆积阶地,为河谷内三至五级阶地,

6、其分布与堆积阶地相同。四级阶地相当发育,高出河床130米左右,阶面较宽,虽然冲沟侵蚀,但基本完整。较大的有黄河两岸的张家台、黑台、方台、朱家台、三马台等。高阶地主要为堆积阶地和侵蚀阶地两种类型。阶地平坦,由冲积砂砾石层和亚砂、亚粘土层组成。阶面向河谷倾斜,坡度不大,嫄而多垦为耕地,黄土层下出露上第三系临夏组砂岩,砂砾石层出露较少或缺失;罗家川段位于黄河低阶地,河谷相对较宽,高差较小,阶地较为平坦;前嫄及祁家渡口段路线主要位于黄河高阶地,阶地受冲沟切割严重,主要为残嫄地形,地表覆盖黄土,以下为厚层冲积砾石层,局部夹冰磧层,沟谷底部基岩出露。2、地质构造研究区

7、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质构造属秦祁昆地槽系中祁连山加里东褶皱系,也是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四翼与陇四旋卷构造体系及河四系的复合部•地势由四南向东北倾斜,黄河由青海入境自西南呈“S”形向北贯穿永靖县,形成独特的“黄河向西流景观”,并切割造成峡谷地形。研究区内受多旋迴构造运动明显,前震旦纪(吕梁运动)以来历次构造运动对本区均有很大影响,其中以前震旦纪和阿森特一加里东两个旋迴构造运动较为重要,在强大的挤压应力场作用下,分别形成太子山复式向斜等隆起带,并伴有高角度断裂和岩浆活动,构筑了本区构造的基本格架。燕山运动旋迴在本区的显示较为明显,在垂直挤压应力作用下确定

8、了本区构造的基本格架和地貌景观。自口垩系以来,临夏一临洸断陷盆地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