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之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之思考

ID:27806910

大小:51.8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6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之思考_第1页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之思考_第2页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之思考_第3页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之思考_第4页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之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之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媒体背景下的舆情引导与危机处置之思考进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凭借即时性、交互性和广容性等独特的传播优势,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统舆论的局日益发展成为民意表达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也随之应运而生。截止目前,我国已拥有网民5.13亿,10亿手机用户(2.9亿户智能手机),为网络舆情的传播和公共危机的发生准备了技术条件。一、网络舆情传播的方式和特点网络舆情,是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Do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舆情的传播途径呈现多样化:新闻跟帖、网络论坛/BBS、电子邮件、网上调查、网上签名、博客/

2、个人空间,以QQ群和MSN为主的即时通信群和移动电话短信。而微博的出现,为每个公民提供了一个现场直播式的麦克风。网络舆情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性。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了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政议政的便利,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每个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多数网民会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或者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因此,网络舆情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矛盾,比较真实地体现了不同群体的价值观念和情绪心态。(1)突发性。网络舆情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某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情绪化的意见,就

3、可以成为点燃舆论的导火索。当一个事件发生时,网民可以立即在网络中进行意见表达,网民个体意见可以迅速地会聚起来形成公共意见。(2)丰富性。网络舆情的主题极为宽泛,话题的确定往往是自发、随意的。从舆情主体的范围来看,网民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和各个领域。从舆情的主题来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近年来发生的网络热点事件统计,可以看出,社会热点问题占据绝大多数。从舆情来源上看,网民可以随时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言论,发表后的言论可以被任意评论和转载。(3)互动性。在互联网上,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

4、常有许多网民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场面,赞成方的观点和反对方的观点同时出现,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会、碰撞,甚至出现意见交锋。这种网民之间的互动性实时交流,能使网络舆情能够得到更加集中的反映。(1)偏差性。网民个体所受到的现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其在网上的意见表达。有的言论缺乏理性,比较情绪化,有的言论认识偏颇,比较片面,有的则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值得注意的是,情绪化言论很容易得到众人响应,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⑶。二、网络舆情危机处置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网络舆情引导和危机处置能力,是包括交通、公路部门在内的政府部门的一大软肋。不少政

5、府部门当出现网络舆情危机时不知道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往往被媒体一报道或炒作,不是无所作为就是胡乱出招,将原本不大的事件演变为一场空前的危机。领导干部能不能迅速化解网络舆情危机,能不能将坏事变成好事已成为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经概括,目前在网络舆情危机处置上的主要错误做法有:(1)封锁消息。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封锁消息,不让公众知道,甚至不让上级部门知道。有的甚至不惜利用行政手段或司法手段进行干预。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网络舆情危机,几乎都出现过这一问题。(1)一味辟谣和否认。有时即使网络舆情危机已经出现,媒体开始报道或炒作,有些地方和部门出于

6、各种原因,还不顾事实一味进行辟谣,这对政府形象造成很不好的影响。(2)鸵鸟政策。主要表现在不好说而不想说、不屑一顾、信奉“沉默是金”的信条。网络舆情危机已经发生,虽然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极大关注和强烈反向,甚至出现铺天盖地的批评和指责,但有关部门却任凭媒体轰炸,我自堀然不动。(3)反应迟缓,敷衍搪塞。在社会舆论强逼的不得已情况下,虽然有所回应,但犹抱琵琶半遮面,三言两语,闪烁其词。(4)忽视网络舆论和网络民意。有人统计,中国80%的危机从网络媒体爆发。许多形成舆情危机的始因却是网民所发的小帖子、邮件或博客文章,使得网络舆情迅速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并引起传统媒体的

7、大规模介入。存在上述问题,与其认识上的误区息息相关:一是担心突发事件一旦公开,会造成公众恐慌,影响社会稳定;二是认为事件原因还在调查中,难以说清或害怕说错;三是怕影响自己的政绩和前途;四是“家丑不可外扬”思想在作怪;五是迷信“谣言不攻自破”、“身正不怕影子歪”等说法;六是迷信“后发制人”。目前,绝大多数组织关注的、监测的对象基本上还是传统媒体。在一些领导者的思维中,只有大的主流媒体才是舆论的引导者。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许多危机公关失败案例就是因为不重视网络舆情引发的。众人皆知的华南虎事件,对华南虎照片的质疑首先源于网络,然而政府部门对网民信息的回应演变成为

8、危机就是源于政府忽视网民意见,缺乏经验,反应非常迟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