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重点

中外教育史重点

ID:27814938

大小:217.54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12-06

中外教育史重点_第1页
中外教育史重点_第2页
中外教育史重点_第3页
中外教育史重点_第4页
中外教育史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教育史西周的学校系统按照地域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设在京城的“国学”一类是设在地方的“乡学”国学依据教育程度乂分为两级一级为初等教育性质的小学一级为高等教育性质的大学[辟雍(中)东序(东)夭子所设大学{成均(南)[器宗(西)(如3I上庠(北)西周U国学I淆俣所设大学一泮宫学校I小学系统彳/塾••…般立于闾J乡学J庠……设立于党I序••…般立于州I校••…般立于乡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六艺(填空):礼,即礼仪教育、等级名分教育、伦理规范教育,包括吉、凶、宾、军、嘉五方而;乐,即音乐教育,包括乐徳、乐语、乐舞三方面;射,即射箭,包括白矢、童连、剜注、襄尺、井仪五方面;御,即驾御战车的训练,包括

2、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五方面;书,即文字教育,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方面;数,即数学、天文历法等知识的教育,包括数学、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等方面。孔子的道德教育①立志②力行③中庸④克己内省⑤改过迁善墨家教育思想①兼相爱交相利②尚贤③尚同④上说下教《学记》教育原则①教学相长②尊师重道③藏息相辅④豫(预防性原则)时(及时施教)孙(循序渐进)摩(学习观摩)⑤启发诱导⑥长善救失(重点)隋唐科举制的产生、对学校教育的影响1•产生的社会背景:(1)隋朝迫切需要一大批徳才兼备的人才充实政府各级行政机构;(2)庶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

3、分享政治权力;(3)士族地主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口益衰落,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垄断地位;(4)强化中央集权,收回落于地方屮正官手屮选士大权的需要。2.科举的影响(1)积极①科举考试使选士与育人紧密结合,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②科举考试重视学生的学识和才能,而不是出身和门第,使人才选拔较为客观公正,对后來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消极①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科举考试进行,学校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②科举考试的内容及方法朿缚人们的思想、败坏学风,使知识分子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重权威轻创新、重继承轻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依附性强、独立性差的性格特征。即思想控制、文

4、化控制、精神控制。科举的出现具有革命性意义。实现了普通人都有机会靠学问做官的可能性。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的国家。科举制度产生后远播海外,对东亚和世界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如两方国家的近代文官考试制度是借鉴中国科举制度建立起来的。在东亚,日本早在公元7至8世纪就实行了科举制度;韩国是中国域外实行科举时间最长的国家;越南是东亚三国屮最迟实行科举也是世界上最晚废止科举的国家。科举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世界各国文化水平的提升。(重点)北宋三次兴学北宋实行崇文政策,重视通过科举考试网罗士人。学校教育因之大受冲击,国家甚感实用人才匮乏,遂兴起三次兴学运动,意在改革科举,强

5、化学校教育。1・“庆历兴学”由范仲淹发起,内容有三项:(1)普遍设立地方学校。要求各路府州军都建立学校,士人必须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才能参加科举考试。(2)改革科举考试。规定科举考试内容包括策论、诗赋、三史、明法,废除帖经和墨义,以期有用人才。(3)创建太学,聘请名儒大师到太学任教。在太学屮推行胡暖创立的“分斋教学”制度。2•“熙宁兴学”由王安石发起,内容:(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三舍法”也称三舍选察升补法或三舍考选法,是王安石兴学时所创。它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然后依据考试成绩的好坏依次升入不同的斋舍。初入太学者经考试合格后进入外舍学习,成为外舍生;外舍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

6、试,成绩为“第一、二”等且平常表现较好者升入内舍学习,成为内舍生;内舍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优”“平”两等且平常表现较好者升入上舍学习,成为上舍生。上舍也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免殿试直接授官;屮等者免礼部考试直接参加殿试;下等者免贡举直接参加礼部考试。“三舍法”是我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它在太学内建立严格的升舍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提高教学质量;同吋在太学内融养士与选士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太学的地位,对当时以及后来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2)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推行学田制。(3)恢复和创立了武学、律学和医学等专科学校。(4)重新注释被

7、认为对政治改革和实用人才培养有用的诗经、尚书和周礼作为教育和考试的统一教材(《三经新义》)。(5)科举考试停诗赋、帖经、墨义,试以经义、论、策等易于检验才能的科目。这次兴学由于王安石被逐出朝廷以失败告终,但它对后来兴学运动产生了深刻影响。3.“崇宁兴学”由宋徽宗发起,任命尚书蔡京主持,内容:(1)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2)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学制系统(3)新建辟雍作为太学的“外舍”,发展太学(4)创办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