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教案设计--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ID:27854089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教案设计--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_第1页
教案设计--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_第2页
教案设计--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_第3页
教案设计--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案设计--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引导学生用粗读和细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2.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过程与方法:1.了解作品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内容。2.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其语言综合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对人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引申到对社会、人生的深入思索。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髙学生阅读的能力。2.教会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教

2、学难点:指导学生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对重要的作品作深入的了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引1、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屮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一一《朝花夕拾》了。2、读经典作品(1)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2)帮助我们思考许多

3、人生问题。(3)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连网接轨。(4)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3、鲁迅及其代表作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衢草》,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二心集》《而己集》等16部。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目录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父亲的病藤野先生阿长和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范爱农(二)《朝花夕拾

4、》的主要内容1・童年的温馨,充满趣味的童心世界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无限的趣味……”②《狗•猫・鼠》(喜欢小动物)③《无常》对民间艺术、地方习俗充满兴趣。2.童年的压抑与伤害《五猖会》中“背书”一段(父母不懂孩子心理,自以为教育得法,却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3.青年时代冲破家庭束缚,探求、抉择人生道路①《琐记》学地学、矿物学(金石学)、赫胥黎《天演论》②《藤野先生》到东京学医,后来又弃医从文。从此走上文学道路,毕身以唤醒国民精神为己任,同反动落后作斗争。4.怀念亲人师友①喜欢的人(“无常”

5、、长妈妈……)②敬重的人(藤野先生、寿镜吾)③同情的人(范爱农)5.作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战士,鲁迅先生从来没有忘记过战斗。①《父亲的病》中对“庸医”的讽刺;②对中医的偏见:“绍兴儿个名医,”借行医诈取病人钱财,痛恨迷信与落后;③《琐记》衍太太:居心险恶的人;④对黑暗腐朽的现实的还击、痛斥。(三)专题探究: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长妈妈(《阿长与〈山海经〉》):一个淳朴善良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一位关心弱国子民的恩

6、师范爱农(《范爱农》):一个典型的不得志而不断挣扎在封建末世的知识分子。父亲(《五猖会》《父亲的病》):一位让鲁迅曾又困惑又忏悔的爱父。(四)艺术手法1、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诗情画意。2、在对往事深情的回忆时,作者无法忘却现实,时不时插入一些“杂文笔法”(即对现实的议论),显示了鲁迅先生真实而丰富的内心世界。3、长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写人则写出人物的神韵,写事则写出事件的本质。4、作者在批判、讽刺封建旧制度、旧道徳时,多用反讽手法。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对比手法。(五

7、)精彩选篇赏读1、《五猖会》精彩片段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2、《五猖会》赏析(1)《五猖会》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其主题思想是什么?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一一“我”对五猖会的热切吩望和

8、父亲的阻难。《五猖会》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命令“我”背书,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的无奈和厌烦,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2)“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在这之前,写了好几段关于赛会的文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几段文字极力渲染了“我”对于赛会的喜爱和向往,与下文写在去看五猖会之前父亲突然要“我”背书形成巨大反差,先扬后抑,有力地突出了主题。(3)文中直接写到父亲的其实没有儿句,那么文中是如何突出父亲的形象的?主耍是采用间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