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截胡”金苹果,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doc

华为“截胡”金苹果,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doc

ID:27858815

大小:18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6

华为“截胡”金苹果,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doc_第1页
华为“截胡”金苹果,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doc_第2页
华为“截胡”金苹果,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doc_第3页
华为“截胡”金苹果,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doc_第4页
华为“截胡”金苹果,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华为“截胡”金苹果,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为“截胡”金苹果,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  在8月31日晚的IFA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介绍着这颗举过头顶的“国产最强芯”——麒麟980,吸引全世界人民的目光,为华为Mate20系列的到来造势。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苹果和三星则处境尴尬。前者选在金秋九月即将发布新款机型之际,卻遭华为抢先一步盖过风头;后者新一代旗舰机Note9則缺席7nm之争,产品竞争力已落后其他竞品,今年“机皇”地位恐不保。  华为高端机种未来一年都靠它  回顾以往,华为已习惯在每年9月初的IFA大会上发布新一代自研芯片,为市

2、场注入“强芯剂”。不同于去年麒麟970的“敲响人工智能大门”,今年的麒麟980似以“超越自我”诠释持续跟进摩尔定律的节奏。  在工艺方面,麒麟980依托于全球首款TSMC7nm的制程技术,集成了多达69亿个晶体管,相比麒麟970(10nm55亿个)增加了25%,同时晶体管密度增加了55%,而芯片面积仅相当于指甲盖大小。  在CPU方面,麒麟980确立基于ARMA76架构的商用,单核性能提升75%,能效提升58%,并创造“2+2+4”的三档能效架构,让CPU在重载、中载、轻载场景下灵活适配,让用户获得更高性能体验的同时获取更

3、长的续航体验;在GPU方面,则采用全球首款基于ARMMali-G76商用GPU,十核心配置,性能提升46%,能效提升178%,并且引入了AI调频调度技术,若加持GPUTurbo后则远超骁龙845。    同时,一直被华为引以为傲的人工智能(AI)方面,此次带来了“智无止境”的概念。麒麟980首次集成了双核NPU,AI算力达到麒麟970的4倍,支持更丰富的AI应用场景;每分钟识别图像4500张,比麒麟970快120%。摄影方面,全新升级自研ISP4.0,相机速度提升46%;视频专用处理流水线,视频拍摄延迟降低33%。  可以

4、预见的是,这一身搭载着“怪兽级”性能的年度芯片不仅彰显华为在芯片研发和技术上的突破,也代表着下半年乃至未来一年里,围绕芯片升级的一场“智慧手机”战争也已拉开序幕。  而麒麟980或将是成为余承东所提出的「2019年最后一个季度做到全球第一没问题,全球市场份额会超过30%。而在中国未来市场份额会做到40%,可能超过50%」——这一目标的“Mr.Key”。    三星之后iPhone也跌下神坛?  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们一直专注于制造自己的芯片,因为这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控制最终产品并带给智能手机更“超能”的运算效果。但三星和

5、高通配置7nm处理器的手机终端最快也要到2019年才会正式面世,而这也使得三星GalaxyNote9的最终市场表现并不容乐观。  不仅三星手机销量近两年在国内市场一泻千里,而且截止至8月20日结束预订时,京东的国行Note9所有版本的预定量尚未超过2000台。显然,今年三星“机皇”之位“摇摇欲坠”。    相比之下,相传之中的苹果的新一代IPhone在7nm芯片A12的加持下,似乎更值得期待。但从已有的曝光消息显示,新款IPhone将延续“刘海屏”设计,除A12外,仍缺乏革命性产品创新。加上消费者对手机价值的期望更高,将使

6、得苹果承受更大的压力。  近日Gartner最新数据表示,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达到3.74亿部,而华为第二季度则销售首度超过了苹果。  其中,三星虽销售额下降了12.7%,但仍以19.3%的市场份额夺得第一;华为则以4980万部的出货量,同比增加38.6%,13.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销量仅仅增加了0.9%,为4470万部,其市场份额由12.1%下降到11.9%,位列第三。  显然,除已有的品牌认知度和软硬件结合方面的优势,苹果在产品创新力不足的劣势下,也可能将步三

7、星后尘。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目前围绕“华为、苹果、三星”的竞争仍是市场重头戏,但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芯片级的战争将会愈演愈烈。不仅三星、高通、联发科等发力AI芯片,还有小米、OPPO、VIVO等国产品牌的虎视眈眈,甚至未来的5G市场会更加硝烟四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